當前位置:東奧會計在線 > 法規庫 > 會計法規 >小企業會計制度 > 正文

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

字號 大號 標準 小號

類      別:
文      號:
頒發日期:2018-01-30
地   區:
行   業:
時效性:

  1231 低值易耗品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庫存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為固定資產的各種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經營過程中周轉使用的包裝容器等。

  二、購入、自制、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并已驗收入庫的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構成以及低值易耗品的清查盤點,比照“材料”科目的相關規定進行核算。

  三、小企業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對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或分次攤銷的方法。

  一次攤銷的低值易耗品,在領用時將其全部價值攤入有關的成本費用,借記“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報廢時,將報廢低值易耗品的殘料價值作為當月低值易耗品攤銷額的減少,沖減有關成本費用,借記“材料”等科目,貸記“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

  分次攤銷的低值易耗品,領用時,借記“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分次攤入有關成本費用時,借記有關成本費用科目,貸記“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如果低值易耗品已經發生毀損、遺失等,不能再繼續使用的,應將其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成本、費用。

  四、小企業對在用低值易耗品,以及使用部門退回倉庫的低值易耗品,應當加強實物管理,并在備查簿中登記。

  五、本科目應按低值易耗品的類別、品種規格進行數量和金額的明細核算。

  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小企業庫存未用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

  1243 庫存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庫存各種商品的實際成本,包括庫存的外購商品、自制商品產品等。

  小企業接受外來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為外單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驗收入庫后,視同本企業的產品,在本科目核算。委托外單位加工的商品及委托其他單位代銷的商品,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從事工業生產的小企業庫存商品的核算。

  從事工業生產的小企業,其庫存商品主要指產成品。產成品,是指已經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已驗收入庫符合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企業接受外來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為外單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驗收入庫后,視同本企業的產成品,所發生的支出,也在本科目核算。

  (一)小企業的產成品一般應按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按實際成本核算的情況下,產成品的收入、發出和銷售,平時只記數量不記金額。月度終了,計算入庫產成品的實際成本。對發出和銷售的產成品,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后進先出法或個別計價法等方法確定其實際成本。核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二)小企業生產完成驗收入庫的產成品,按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等科目。

  小企業在銷售產成品并結轉成本時,應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從事商品流通的小企業庫存商品的核算。

  從事商品流通的小企業,其庫存商品主要指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

  從事商品流通的小企業購入商品抵達倉庫前發生的包裝費、運雜費、運輸存儲過程中的保險費、裝卸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采購費用,不計入購入商品的實際成本,應于發生時確認為當期的營業費用。(一)庫存商品采用進價核算:

  1.小企業庫存商品采用進價核算的,購入的商品在到達驗收入庫后,按商品進價,借記本科目,按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應付款項,貸記“應付賬款”等科目。企業委托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委托加工商品的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委托加工物資”科目。

  2.銷售發出的商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可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后進先出法、毛利率法等方法計算已銷商品的銷售成本,核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小企業結轉發出商品的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庫存商品采用售價核算:

  1.小企業庫存商品采用售價核算的,購入的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后,按商品售價,借記本科目,按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商品進價和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合計金額,貸記“應付賬款”等科目,按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企業委托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價,借記本科目,按委托加工商品的實際成本,貸記“委托加工物資”科目,按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2.銷售發出的商品,平時可按商品售價結轉銷售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月度終了,應按商品進銷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月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四、庫存商品盤盈、盤虧的核算。

  小企業清查盤點中發現的庫存商品盤盈,應按該商品的市價或同類、類似商品的市場價格作為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發現的庫存商品盤虧或毀損,其相應的成本及不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在減去過失人或者保險公司等賠款和殘料價值之后,屬于自然災害造成的,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屬于其他情況的,計入當期管理費用。

  五、本科目應按庫存商品的種類、品種和規格設置明細賬。

  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小企業各種庫存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售價。

  1244 商品進銷差價

  一、本科目核算從事商品流通的小企業采用售價核算的情況下,其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

  二、小企業購入、加工收回以及銷售退回等增加的庫存商品,按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進價,貸記“委托加工物資”、“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貸記本科目。

  小企業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發生溢余,應按商品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進價,貸記“管理費用”科目,按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本科目。庫存商品發生損失,按進價和不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合計金額減去過失人或者保險公司等賠款之后的余額,借記“管理費用”科目,按應由過失人或保險公司等的賠款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按售價,貸記“庫存商品”科目,按不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按售價與進價的差額,借記本科目。

  三、月度終了,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借記本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按以下方法計算:

  差價率=月末分攤前本科目余額÷(月末“庫存商品”科目余額+本月“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100%

  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月“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差價率

  上述所稱“主營業務收入”,是指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委托代銷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資可用上月的差價率計算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小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月之間比較均衡的,也可采用上月的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月已銷商品應負擔的進銷差價,并應于年度終了,對商品的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四、本科目應按商品類別或實物負責人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五、本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