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奧會計在線 > 法規庫 > 會計法規 >小企業會計制度 > 正文
類 別:文 號:頒發日期:2018-01-30
地 區:行 業:時效性:
2176 其他應交款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除應交稅金、應付利潤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交的款項,包括應交的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住房公積金等。
二、按規定計算出應交納的各種款項,借記“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交納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其他應交款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小企業尚未交納的其他應交款項;期末如為借方余額,反映小企業多交的其他應交款項。
2181 其他應付款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應付、暫收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款項,如應付租入固定資產和包裝物的租金、存入保證金等,具體包括:
(一)應付經營租入固定資產和包裝物的租金;
(二)職工未按期領取的工資;
(三)存入保證金(如收入包裝物押金等);
(四)其他應付、暫收款項。
二、發生的各種應付、暫收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支付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應付和暫收款項的類別和單位或個人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小企業尚未支付的其他應付款。
2191 預提費用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按照規定從成本費用中預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費用,如預提的租金、保險費、短期借款利息等。
二、按規定預提計入本期成本費用的各項支出,借記“制造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支出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實際發生的支出大于已經預提的數額,應當計入當期費用。
三、本科目應按費用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小企業已預提但尚未支付的各項費用。
2201 待轉資產價值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接受捐贈待轉的資產價值。
二、本科目應當設置以下明細科目:
(一)接受捐贈貨幣性資產價值;
(二)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三、接受捐贈資產的賬務處理:
(一)取得的貨幣性資產捐贈,應按實際取得的金額,借記“現金”或“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接受捐贈貨幣性資產價值)。取得的非貨幣性資產捐贈,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據的,按憑據上標明的金額及相關稅費作為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的入賬價值;捐贈方未提供有關憑據的,按其市價或同類、類似非貨幣性資產的市場價格估計的金額及相關稅費作為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的入賬價值,借記“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等科目,一般納稅人按規定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應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接受捐贈待轉的資產價值,貸記本科目(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按因接受捐贈資產支付或應付的除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小企業庫存商品采用售價核算的,庫存商品應按售價入賬,售價與確定的進價之間的差額,作為商品進銷差價處理。
(二)本科目的期末結轉:
1.如果接受捐贈待轉的資產價值全部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應按本科目的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接受捐贈貨幣性資產價值或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按接受捐贈待轉的資產價值與現行所得稅稅率計算的應交所得稅,或接受捐贈待轉的資產價值在抵減當期虧損后的余額與現行所得稅稅率計算的應交所得稅,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或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科目。
2.如果接受捐贈的非貨幣性資產金額較大,經批準可以在規定期限內分期平均計入各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各期計算交納所得稅時,應按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當期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待轉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部分,借記本科目,按當期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待轉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與現行所得稅稅率計算的應交所得稅,或按當期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待轉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在抵減當期虧損后的余額與現行所得稅稅率計算的應交所得稅金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小企業接受捐贈的資產價值中需要在以后年度結轉的部分。
2301 長期借款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借款。
二、小企業借入的長期借款,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歸還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三、小企業所發生的借款費用,是指因借款而發生的利息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等。
為購建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專門借款,在滿足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時至購建的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借款費用,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在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以后發生的,應于發生時計入當期財務費用。
(一)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是指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資產支出已經發生;
2.借款費用已經發生;
3.為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活動已經開始。
(二)如果固定資產的購建活動發生非正常中斷,并且中斷時間連續超過3個月,應當暫停借款費用的資本化,將其確認為當期費用,直至資產的購建活動重新開始。
(三)所購建的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是指,資產已經達到購買方或建造方預定的可使用狀態。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1.固定資產的實體建造(包括安裝)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或者實質上已經完成;
2.所購建的固定資產與設計要求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極個別與設計或合同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響其正常使用;
3.繼續發生在所購建固定資產上的支出金額很少或幾乎不再發生。
四、小企業發生的借款費用(包括利息、匯兌損失等),應按照上述規定,分別計入有關科目:屬于籌建期間的,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借記“長期待攤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屬于生產經營期間的,計入財務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預提費用”等科目;屬于發生的與固定資產購建有關的借款費用,在符合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時至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本科目;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發生的,計入財務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與購建固定資產相關的專門借款所發生的存款利息,在所購建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應沖減所購建固定資產的工程成本。
五、本科目應按貸款單位或債權人設置明細賬,并按借款種類及期限等進行明細核算。
六、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小企業尚未償還的長期借款本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