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所有的人都在說“提高效率”,好像每個人身后都有一個窮追不舍的猛獸,稍作停留你就會有生命危險。提高效率,意味著單位時間內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可能也代表著可以準點下班。所以,到底該怎么做才能提高效率?
當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懂得了一定的技巧,知道了一件事情的底層邏輯,那么剩下的路就好走了。
自己設定一個DDL(截止日期)
截止日期可以給自己一定的時間緊迫感。在截止日期之前,人們的情緒會始終保持一種亢奮的狀態,全神貫注,聚焦發力點,全身心沉浸在一件事情上。這個時候,就會有產生足夠的動力和熱情,火力全開,全力以赴。
截止日期這個時間節點就像是長跑終點站的那條紅線,既耀眼奪目充滿壓力,又如燈塔明燈不可忽視。
和拖延癥說“不”
史鐵生說:拖延最大的壞處,還不是耽誤,而是會使自己變得猶豫 ,其至喪夫信心。不管什么事, 決定了就立刻去做,這本身就能使人生氣勃勃。
遇事拖延只會越拖越慢,越拖越不想做,久而久之可能會喪失一鼓作氣的勇氣和動力。有人說拖延的真正目的是掩蓋自己無能的本質。與其停留不前,猶豫觀望,不如就此開始,什么都不想,左右腳輪流邁出,開始艱難的第一步。請記住,無論怎么走,都是往前走??偙仍靥げ綇姟?/p> 創造一個適合工作的環境
◆屏蔽掉不必要的信息和聲音。比如手機靜音,如果周邊環境太吵,可以戴上耳機進行有效降噪。專心致志、全神貫注,把所有的注意力和精神頭都放到具體的工作上。
◆保持辦公環境的干凈衛生和清新雅致。把工位上可能會影響工作效率的一些因素暫時收拾收拾,比如電子設備。保持辦公桌面干凈整潔,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擺放一些綠植、手辦甚至小魚缸,用來舒緩心情,緩解焦慮。
巧用方法 事半功倍
對時間的準確認知讓我們有了“且行且珍惜”的意識,但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論才是改變自己、實踐生命的武器和工具。
◆嘗試網上流傳的番茄工作法。即將工作時間劃分成若干個短時間段,每個時間段稱為一個“番茄”。通常為25分鐘,在每個時間段結束后休息5分鐘。
也就是說工作的時候需有張有弛,有急有緩,勞逸結合,才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學會對工作目標進行管理。比如比較流行的?SMART原則。即具體性、可衡量性、可實現性、相關性和時限性。
焦慮的反義詞是具體。當我們把注意力聚焦到當下某一個具體工作的時候,對于未知的不安就會消減。先從一件具體的小事著手,或許走著走著就會柳暗花明,水到渠成。
可衡量和可實現性,即有一定的操作性,可落地,可執行,可量化,進度和結果直觀可見。
時限性,即有時間限制,要求自己在某一個時間點前必須完成這個目標。
◆有效溝通,降低溝通成本。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時間和精力是花費在了人際溝通上。所以,如果能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察言觀色,和不同的人用對接用不同的措辭和風格,那么可能就會降低溝通成本,從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提高效率的宗旨之一是可以準點下班,減少加班的頻率,有更多生活時間和空間。所以,在企業文化允許的情況下,請盡量提升工作效率,然后準點下班吧!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