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是一個比較另類的江湖,這里沒有明面上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但依然暗流涌動,充滿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和不安?;蛟S堅持下去,會看到旭日東升,朝霞滿天,但黎明前的黑暗才是最讓人窒息的。工作中有些所謂的“雷區”并沒有以白紙黑字、明文規定的形式出現,但對我們來說已經心知肚明,心照不宣。那么,工作中的以下兩個“雷區”,你踩到過嗎?
害怕和領導直接接觸
黑塞:如果一個人讓另一個人害怕,原因就是害怕的人承認了前者的權力。
有什么好怕的呢?領導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愛恨情仇,也會犯錯,會被TA的上司領導訓話。給自己一點信心,不要高估別人也不要低估自己。職場上和領導相處或許不能平起平坐,因為基本的謙卑有禮還是要有的,但要做到不卑不亢,溫柔有力。
以下幾個誤區請注意:
◆抵制正面接觸:不敢和領導面對面溝通、匯報。甚至不敢正視領導的眼神,害怕和領導呼吸同一片空氣,哪怕遲到也堅決不和領導同乘一個電梯。其實這樣做的底層邏輯是可以理解的,和領導在一起,仿佛連呼吸都是困難的。這并不能簡單地歸因為一個人的膽小懦弱。但這種行為要適當,畢竟向上管理也是職場學的一部分。和領導正面接觸,有利于工作的開展,同時也有助于拉進自己和領導的情感連接。
◆不懼當面硬杠:打工人也有自己的骨氣,有自己的合法權利和需要維護的正當權益。當遭受到不公平待遇和不合理要求的時候,我們要敢于維護自身權益免受侵害,這是對的。但需要注意場合。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一定要找準回懟的時機,在一個非公眾場合里(避免領導和自己難堪),擺事實講道理,讓自己說的話、提出的抗議有理有據,有法可依,有據可循。從而將自己置于一個道德倫理和法律政策的“制高點”。
◆只知埋頭苦干:人只有與別人產生聯系才能創造價值。只知埋頭苦干只能給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工作量。一則在領導眼里,你是一個任勞任怨的“軟柿子”和一個膽小怕事的“合格牛馬”;二則如果沒有及時和領導進行工作溝通,會導致外界根本不知道你現在的工作量如何。久而久之,逐漸會變成職場小透明,隨之而來的便是職場霸凌、職場邊緣化。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英國學者提出一種說法:在職業生涯的后期,人們會逐漸意識到人脈對完成個人職場目標的重要性,然后嘗試加入某個同盟,有意識地增加個人影響力。
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所以提出“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p>
無論在哪個職場,從事何種工作,都講究團隊精神,互惠互利,齊心合力。個人英雄主義的力挽狂瀾是很難在現實職場中上演的。
所以才會有部門協作、部門溝通、頭腦風暴等“職場術語”的出現。
所謂韜光養晦,不露鋒芒。如果工作中一味出風頭,大概率可能會有兩種后果:能力太強,功高蓋主,容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能力一般,常常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久而久之會受到同事的厭惡和排擠,成為公司裁員名單的頭號種子。
工作中的“雷區”有很多,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一樣的“隱形規則”。所以,很多時候,做事之前三思后行,總是對的。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