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快樂”是個屬于成年人的詞。人們總是沒什么才會炫耀什么,所以“快樂”才會成為一個奢侈品,可遠觀不可褻玩。快樂是一種主觀心境,可是隨著我們的逐漸長大,原本純粹的心境現如今經歷過生活的百般碾壓之后已經變得千瘡百孔,生機不再。你上一次哈哈大笑又是什么時候呢?
小時候的快樂是這樣的:
◆ 早早寫完作業,守在電視機前等著最愛的動畫片播放;
◆ 放學興沖沖跑出校門和要好的朋友在校門口買零食的瞬間;
◆ 學校放假,可以睡懶覺的時候;
◆ 下雪的冬天可以打雪仗、堆雪人的時候;
◆ 過生日吃蛋糕喝可樂,唱生日歌的時候;
……
秋葉春花促,似水流年時,現在的你有多久沒這么純粹的笑過和開心過了?
可是冬天依然會下雪,過生日的時候依舊會有更好吃的蛋糕,不出門就可以買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但就是不再快樂……
《清單人生》中說:長大后,就是漫長的、大氣都不敢喘的卑微生活。謹慎自持讓我們不敢再為了純粹的快樂大聲歡呼,即便笑得出來,也總有一絲羞恥感揮之不去。
為什么越長大越不快樂?或許當你意識到以下幾點的時候,可以稍微向“快樂”靠近一些。
| 叔本華:人生就像鐘擺,在欲望不滿的痛苦和滿足欲望后的空虛之間搖擺。
快樂是主觀的,也是善變的。
當你的欲望越變越大的時候,快樂也就隨之消失殆盡。對于人生的不滿意和生活的不滿足,促使自己總是看到靈魂以外的空虛和虛無。
我們陷在這種虛無里彷徨吶喊,茫然失措,唯獨忘了“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初心。
一個月掙5000的時候,買5000的手機;月工資一萬的時候買一萬的包包。別的不考慮,就只買最貴的;
騎上心心念念的自行車的時候,幻想著更颯爽的摩托車;當擁有了摩托車的時候,又想著還是小汽車更舒服;當你好不容易有了一輛小汽車,就會覺著還是豪車更有面子。
欲望就像是積雪,欲望越多,人生的道路就會越窄。
把欲望合理化和理智化,它會成為人生前進的動力;如果任由欲望無限膨脹,人終將成為欲望的奴仆。
“幸福似乎不在于能擁有多少財富,而在于能放下多少欲望?!?/p>
| “自信不是認為自己永遠比其他人都好,而是意識到自己不需要和其他人作比較?!?/span>
沒有一桿秤,可以稱重所有的路。
和別人無謂的比較只會霧失樓臺月迷津渡,迷失自我。不知道當時出發的目的,也忘記了想去的目的地。
人生有兩大錯覺:一是看別人怎么活,二是活給別人看。
每個人可以綻放光芒,有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有自己的節奏和生活。如果別人怎樣你就怎樣,那你還是你嗎?
| 史鐵生:生命的意義本不在向外的尋取,而在向內的建立。
過于生活在別人的不理智甚至偏見十足的評價里,輕者會內耗不止,重者甚至會焦躁抑郁。無論從生理方面還是心理方面,都會對自己產生很嚴重的影響。
外界過于聒噪的言論,只能反映他們狹窄有限的認知,和自己毫無干系。如果有人看我不順眼,那可能是TA的問題,和我有什么關系?
如果有人再對自己指手畫腳,那就干脆利落地回一句:關你啥事。
對在會計職場努力工作的小伙伴,小編愿您有一顆強有力的心臟,懷揣溫柔平和的心態,看花開,看云散,扶風賞月,臨窗對弈。這個世界有這么多美好的事情,請多開心一些吧!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