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幻莫測的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掙錢的重要性。錢是生活的熨斗,它可以熨平所有的坎坷和褶皺。掙錢無非有兩種方法:開源和節流。節流,顧名思義,就是節約生活,減少開支。這對于追求精致人生的現代人可能不太容易實踐。那么如何開源?除了擁有一份固定工作之外,很多人選擇另兼一份工作,也就是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副業。無論你在學習會計繼續教育還是正在崗位上努力工作,或許都考慮過“開源”的問題。
什么樣的副業是適合自己的?我們在選擇副業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我能做什么”
有人說,“弄清楚我們想做什么是世上最困難的事情之一?!阋坏┌l現真正愛做的事,你就是一個自由的人了,然后你就會有能力、信心和主動創造的力量。”
小編想說,在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副業的選擇一定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化“擅長”為生產力,才能實現掙錢的目的。否則,副業的意義何在?
比如,擅長文字寫作,內容輸入,可以考慮短視頻腳本寫作、劇本殺編劇或者傳統行業的廣告宣傳、廣告文案、市場策劃等。
擅長不動腦筋的體力勞動,可以開滴滴、送外賣、代駕、閃送等。
喜歡小動物,可以考慮寵物寄存、代遛貓遛狗、代照顧寵物等。
把能力轉化為愛好,把愛好轉化為生產力,才能實現“開源”。
“大家想要什么”
把自己的特長和社會需求點結合,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創業之路”。
所以,弄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之后,下一步需要考察的是市場需求。了解大家想要什么,社會流行什么,然后再開始付諸實踐。比如,線上瀏覽各大社交平臺、媒體宣傳,論壇求助等,弄清楚大家的喜好和需求。線下探店、細心觀察和揣摩當代人的生活習慣和困難需求。把觀察到的訊息和搜索到的資料進行文字總結,復盤升華,最后“對癥下藥”,集中發力。
“投入產出比怎樣”
在找副業之前,除了了解社會需求之外,還需了解這個行業目前從業人數多少,競爭程度如何、投入產出比怎樣。換句話說,就是市場飽和度如何。
比如,前一階段很多網友跟風擺攤,看上去云淡風輕、煙火人間,實際操作下來,并掙不到錢,甚至還會入不敷出,最后以虧損結尾,草草結束擺攤副業,乖乖回去上班干飯。
一定不要忘記,副業的初心是“開源”,是掙錢!
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該行業有沒有完善的管理機制、準入機制等等。
所以,千萬不要跟風從事某一副業,在沒有做好準備之前,不要輕易嘗試新的生活方式。
副業是給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發現更多的方向,選擇更多的生活方式。生活中除了緊張的工作,還需要熱愛點什么,才能充實空虛的靈魂,激活麻木的精神。風吹過,云飄過,湖水燦爛,陽光免費,人生正是生機勃勃之際。小編想對奮斗在會計職場的小伙伴說,生命好在沒有意義,才能通過工作、生活和學習賦予它各種豐富多彩的意義和價值。希望你付出的每一份努力,流過的每一滴汗水,最后都能用“值得”收尾。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