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行不行???”“不上班你養我???”每天糾結于上班和不上班之間,我們徘徊、吶喊,茫然無措卻又不能停下腳步,惶惶終日不得其解。上班就是有尊嚴的疲憊,怕就怕我們只得到了“疲憊”,并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尊嚴。長時間“囚禁”于狹窄工位,埋頭工作,長期久坐,身體一直處于亞健康狀態,我們身體力行了什么叫“身心俱?!薄?傄业揭恍┚徑獾霓k法才行啊!無論此時你在學習會計繼續教育還是正在工作崗位上努力打拼,或許都應該停下雜亂無章的腳步,好好地對待一下自己的身和心。
人生啊,總要帶著點熱愛、陽光和詩意。否則,這長路漫漫,人生海海,去哪里尋找自己,又去哪里遇見奇跡。
對于忙于生存的我們來說,既然上班不可避免,那么,就需要做出一定的行動,適當緩解上班帶來的疲憊感和無力感。
休養生息,固本培元,在身體機能上進行有效緩解。
職場中年人之所以會感到恐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精力和體力日漸削弱,這種“無精神”的狀態成日落西山之勢,一發不可收拾。
對于身體狀態的消退,我們不能阻止,但可以減緩速度。
有條件的,可以辦張健身卡,用專業器械,找專人指導,定期進行健身鍛煉。當身體機能步入正軌,精神世界也會豁然開朗,頓覺外界天朗氣清,風和景明,鶯鶯燕燕,都輸于無限風光。
不想花錢的話,跑步、跳繩、打球都可以作為不錯的選擇。日本作家村上春樹酷愛跑步,且多次參與馬拉松比賽,并由此創作出《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看,跑步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能激發創作靈感。
> > >作息規律。當代網友戲稱新型養生“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里泡枸杞”。熬最晚的夜,敷最貴的面膜。大抵是年輕人最后的倔強。與其這么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不如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科學對待自己的身體。雖說不能做到專家所謂的十點睡覺,六點起床,但盡量提早睡覺,還是可以逼自己一把的。
> > >健康飲食。盡量選擇低油低糖的飲食方式,減少外賣的次數。這對于忙碌的上班族來說或許很難,但在可以忍受的范圍內,盡量增加自己做飯的機會。實在不行,選擇輕食或者有實體店面且評價較高的飯店,備注少油少鹽。
另外,不建議以節食的方式減肥,否則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很多人不是在悔恨已逝的昨天,就是害怕尚未到來的明日,唯獨忘記了此時此刻。有人說,拒絕焦慮的心態之一,就是活在當下,珍惜眼前。
焦慮,根本上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對某些事情的畏難情緒過剩。
對抗焦慮,把要做的事情具體化,拆解成一個個的細節和小事,然后一步步執行。面對一團亂麻的時候,最需要做的是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撕開一個口子,找到可執行的缺口,然后猶如穿線珠子一樣,一個個、一件件逐一攻克完成。
古人臨事釣魚,臨戰弈棋,就是這個道理。
既然上班是一個不可逃避的現實,那么,就要坦蕩去面對。找到一個相對合理的平衡點,處理好生存和生活、物質和精神、心理舒適和身體健康的關系。最后,小編想對終日忙碌在會計職場上的小伙伴們說,日子縫縫補補,人生起起伏伏,方向在哪?只有前方能讓我們馬不停蹄,毫不顧忌。去大聲高唱,尋找光亮,人生希望,就在看得見的遠方。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