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把自己的熱愛和社會需求點相結合,就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所謂“熱愛”,即我想做什么?職業規劃首先要揚長避短,才可以實現個人的可持續發展。無論你此刻在學習會計繼續教育還是正在崗位上努力打拼,都需對自己有一個透徹的了解,然后才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所謂“規劃”就是要考慮天時、地利、人和三重元素,天時和地利大部分時候是不可控的,但是“人和”卻可以通過主觀能動性去改變和創造。
|“弄清楚我們想做什么是世上最困難的事情之一。……你一旦發現真正愛做的事,你就是一個自由的人了,然后你就會有能力、信心和主動創造的力量?!?/strong>
有人喜歡高朋滿座,觥籌交錯;有人喜歡自斟自酌,對影三人;有人向往高頭大馬,衣錦還鄉,光耀門楣;有人簞食瓢飲,才子詞人,白衣卿相,一城終老。
所以,在確定未來發展規劃之前,要知道自己到底向往什么樣的生活。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對于財會小伙伴來說,如果性格安靜內向,喜歡從事一些文案類的工作,那么可以選擇財會編輯或者財會老師。教書育人,桃李天下,三寸講臺,方寸星河。未嘗不是一件人生幸事。
如果有一定的財會實操經驗,且喜歡在一線工作做做賬務,處理稅務,那么就可以應聘會計實操類工作。
如果喜歡管理,向往走出舒適區,喜歡挑戰和刺激,憧憬更大的發揮舞臺,或許可以轉向會計管理崗位。
總之,唯有遵從內心,方得始終。
|“人生方向不是根據自己的欲望前進的,而是自己的能力有多大才能創造多大的舞臺。”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地把“熱愛”變成工作?!盁釔邸笔歉行缘模ぷ魇抢硇缘?;“熱愛”是鈍化的,工作是銳化的;“熱愛”是發乎情止乎禮的尊重和信仰,工作是歇斯底里的瘋狂和百無禁忌。
所以,當你沒有找到“熱愛”和社會的對接點時,“我想干嘛”退而求其次,此時需要考慮“我能干嘛”。對于個人來說,生存優于生活,物質基礎重于精神建設。
對于財會人來說,在制定職業規劃之前,要充分結合自身能力,搞清楚自己擁有著統領之才的“大將風度”,還是只能安安穩穩做一名小兵。
有一點值得注意,財會人可以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橫向和縱向上拓寬和加深自己的職業生涯,那就是堅持學習,走出舒適圈。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云數據興起,智能化得到迅猛發展,各種智能工具層出不窮,一方面節省了人力物力,提升了工作效率,一方面給基層會計人員帶來了危機。
所以,不要再局限于傳統的“賬房先生”,外面的世界波譎云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會計人要走出舒適圈,學會利用各種智能系統和工具,提升工作能力,樹立自我競爭力。從而風云際會,扶搖直上。
天空下雨,海浪滔天,云遮霧散,陰雨變換,我們全都無能為力。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命運和人生。所以,對奮斗在會計職場上的小伙伴,小編想說請在可以改變的地方盡情努力吧!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