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詞人秦觀說“夏木陰陰正可人”,但小編想說,夏日炎炎,日長人倦,實在有損人的精神狀態。對于會計小伙伴來說,即使再無精打采,也不要忘記學習充電,尤其是會計繼續教育的學習。端午小長假結束了,今天雖是周日,仍需上班拼搏,不要忘記哦!高溫天氣加上假期結束,很容易讓人產生倦怠感,俗稱“節后綜合征”。
這種癥狀一般表現為情緒低落,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腦袋一片空白,狀態一片渾濁。
大好時光,我們在行業待價而沽,在工位昏昏欲睡,摸魚劃水,帶薪如廁,凡是浪費時間的事情,全做一遍。
這不應該是“人”的正常狀態,除了努力拼搏,還需要帶一點熱愛。即使傷痕累累,也要愛這滾燙的人生。
所以,“世界在旋轉,我們跌跌撞撞前進,這就夠了”。
那么,節后綜合征該如何緩解呢?
每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有一定的“過渡性”,如果從懶散的假期一下進入到緊張的工作狀態中來,任何人都會出現厭倦的心理和疲憊的狀態。所以在假期余額不夠時候,就需要逐步調整自己的狀態,改變肆意放飛的情緒,開始回歸正常的生活節奏。
給情緒找一個可靠的發泄和釋放渠道,放松身心,調整狀態,讓心情愉悅,讓萬物明朗,讓生活繼續前行,讓意識保持運轉。
潛心靜氣,守住初心,不被浮華遮眼,不讓喧鬧擾心。比如:
▲ 擇一處靜地,濾一束光線,選一本書籍,自此屏蔽外界,回到內心,尋找最初的平靜;
▲ 也可以做瑜伽,冥想,身心舒展,摒棄浮躁,返璞歸真;
▲ 亦或者簡簡單單宅在家,給自己一個放空發呆的空間。大腦和身體總有一個需要放空,一直保持箭在弦上的狀態,人是會生病的。
在習慣了工作的快節奏之后,一旦迎來假期,大部人都會選擇過度放松和懶散,以報復性的慵懶狀態彌補自己曾經流逝的大好年華。
但是當假期結束需要再次回歸到快節奏的職場生活時,就需要進行自我調整了。
人們的身體都有著自己的“生物鐘”,如果從“假期”瞬間切換到“工作”,精神狀態很容易出現問題,或者疲憊不堪或者注意力渙散。這時你需要制作一個有“過渡性”的作息時間表,不斷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達到工作的最佳狀態。
小長假三天的時間,很多人會黑白顛倒,晝伏夜出,更有甚者不分白天黑夜的處于“瘋狂”狀態。所以,到第三天下午的時候就需要收心,回歸到正常的作息時間。
比如,不要再徹夜狂歡,一日三餐正常飲食,晚上早早洗漱準備睡覺,為明天恢復上班狀態做好充足的準備。
有人說焦慮的解決辦法是“具體化”,凡事具體化之后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做事情也就更有動力。
所以,給自己制定一個短期、執行度較高的目標和一個長期、回饋力度大的目標。“當你陷入困境或情緒沮喪時,讓自己暢通無阻的方法之一就是去做點什么:散步、慢跑、寫,哪怕是洗碗。管他呢。但不要坐在那里等待奇跡的出現?!?/p>
生活是獎勵機制而不是補償機制,所以,一旦你努力了,付出了,“天道酬勤”也未嘗不會在你身上實現。
所以,有了目標就意味著有了更強大的動力。一旦沉浸在某件事上,什么低落情緒都可以一掃而光,因為“我還要忙著成長呢”!
對于終日奔波在會計職場的小伙伴,小編祝您有期待,有熱情,堅定不移地追尋向往的風景。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