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環境是一個人賴以生存的重要場所之一,環境有好有壞,但我們總需在可以改變的地方做點什么,才能不負自己,不負光陰。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是看清事情的本質和事務發展的規律,在尊重客觀情況的前提下進行改變。那么,遇到什么樣的工作氛圍需要我們積極去應對和改變呢?學習會計繼續教育的你,知道嗎?
氛圍是一個團隊精神和凝聚力的外在表現形式。如果一個團隊士氣滿滿,目標一致,步伐一致,每個人都干勁十足,那么外化出來的工作氛圍肯定也是積極陽光,蓬勃向上的。如若一個部門整天沒精打采,無所事事,百無聊賴,那么所呈現出來的工作環境就會讓人毫無動力,得過且過。
所以,“氛圍”是精神的外化,是能量值的具化,代表著一個部門是否團結一心,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
個人英雄主義在職場中是不存在的。沒有人可以活成一座孤島。所以,任何一個工作項目的成功必須依靠團隊的力量和齊心協力。負能量爆棚,意味著整個部門的黯淡無光,在這樣的團隊中工作,還有何前途?
如果一個工作團隊中,每個人都不敢承擔責任,遇到問題就會打太極,踢足球,結果導致一個簡單的小問題繞來繞去得不到解決,那這樣的工作環境也是不可取的。
推卸責任,從能力來看,說明了一個團隊的無能;從態度來看,意味著員工的敷衍草率;從品性來看,代表著這個團隊內部的軟弱怯懦,說白了就是不靠譜?!翱孔V是一個人最本質的美德?!?/p>
既然推卸責任這種現象靡然成風,那么就會出現可憐的“背鍋俠”。這樣的人往往是基層的“蝦兵蟹將”,非但得不到職場前輩的提攜和指導,還淪為可憐且可悲的替罪羊,成為領導的情緒發泄對象。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是得不到成長的。
有一種工作環境,總是充斥著各種“小團隊”,ta們有自己的私聊群,或八卦,或摸魚,或閑聊。除此之外,還排斥異己,打擊別人,散播謠言,無事生非。
在這樣的工作氛圍中,我們要做的是:做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生活中建立這樣的時刻:限制信息輸入,將音量關小?!?/p>
不要活在別人的議論之中,也不要被別人的指指點點改變自己的人生規劃。別試圖解答你是什么人,要試圖確定你想成為什么人。
如果真的做不到做自己,那就趕緊逃離吧!惹不起還躲不起嘛。
在會計職場上努力的你,無論此時此刻你處于什么樣的境地,請相信,烏云終有消散的一刻,而生活,終有看到希望的一天。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