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就是妥協與堅持的兩難。向現實妥協,在不能改變的地方委曲求全;堅持前行,步履不停,在可以改變的地方爆發能量,尋求希望。成年人很難,難在生活,也難在工作。如何較好地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所謂的魚和熊掌,到底能不能兼得?對于會計人來說,比如學習會計繼續教育和生活如何和諧相處?
工作,就是有尊嚴的疲憊。終日在工作崗位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我們已經筋疲力竭,怎樣還能在非工作時間處理好家庭事務,和家人相親相愛,既能給予孩子安全感,又能滿足老人的陪伴感,還能給足愛人最初的“怦然心動”。這種“既要……又要……還要……”的模式,不僅出現在職場上,它時刻埋伏在人生路上的任何一個角落,等待著我們去一一攻克。
家庭和工作,這是一個天平的兩端。首先,我們先談論工作。
當今“996”“007”大行其道,這讓很多職場人士心慌不已。面對加班文化的“猖獗”,留給自己生存和生活的時間都不多了,遑論家庭的“天倫之樂”。
>>首先,有效提升在崗8小時的工作效率。不閑言碎語,不八卦私語,爭取把這8小時的利用率提升至最高。
在工作的時候好好工作,玩的時候好好娛樂。兩不耽誤,才能兩兩享受。
>>其次,下班時間盡量不要再工作。這一點可能很難做到,畢竟誰也不敢不回復領導的信息。可是事情有輕重緩急,憑借著一定的人生認知和工作經驗,我們是有能力判斷出哪些是急需回復的重要信息,哪些是領導的無理取鬧甚至是無病呻吟。所以,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性判斷,做出是否還需在下班時間繼續工作的決定。
也就是說,下班時間如若看到領導的工作信息,首先要快速做出判斷,然后再決定是否回復以及什么時候回復。
>>最后,不要把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和垃圾能量帶到家里來。我們要學會社會角色的轉變,面對不同的人生舞臺,我們要有不同的社會定位。在工作中,你或是領導,或是員工,那里是以“利益”為核心的江湖,沒有人情,不講感性;在家庭里,你或是父母,或是子女,這里是以“感情”為紐帶的天地,沒有道理,不講對錯。所以,對于工作中產生的負面情緒,千萬不要帶進家門,殃及無辜。
都說家是避風港,是一個人最后的保護殼。所以,處理好家庭事務和家人之間的情感,也能有效消除自己的后顧之憂,為自己創造一個堅固的大后方,這樣才能全身心工作和生活,不至于讓自己前后夾擊,搖擺不定。
>>當好“情感橋梁”的角色。處理好父母和愛人之間的關系,做好家人感情的溝通橋梁。
>>當好“情感陪伴”的角色。多抽出時間陪伴愛人和孩子,給予他們(她們)足夠的安全感。不時有點小驚喜,生活需要儀式感。
對于忙碌在會計職場的你我來說,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關系,可謂任重道遠。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去努力和爭取,誰又能知道最后的結果呢?最后,借用詩人海子的話: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