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計職場中,身為會計的我們總是在糾結:在工作上,有時想拼搏努力,有時想徹底擺爛;對待公司,有時感恩奉獻,有時怒罵混蛋。在無數次的掙扎中,我們回憶著曾經,想再次活成那無憂無慮的自己。
可我們終究回不去,即便每天都能進入到最美好的夢里,醒來后對比現實,也會不住的唉聲嘆息。
就在我們精神內耗時,總有一些視頻,被列為了治愈系,例如最近很火的《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作者通過文學性的旁白與畫面,記錄下二舅苦難而飽滿的一生。
視頻講述的是二舅在高考那年因為打針失誤而導致殘疾,但是他并沒有放棄生活,而是獨自學了木工技能,幫助鄰里修家具。二舅從來沒有后悔,而是樂觀向上!
很多人看后很感動,覺得自己的精神內耗也隨之被治愈了,可是這真的能讓我們的內心產生救贖嗎?
答案是否定的?;蛟S我們觀看之初很受啟發,覺得自己懂了,卻又沒有懂?;貧w現實后,那種精神內耗又會隨之而來。身為會計人員,既然進入了職場,自然就想與他人較個高低。
可能有人會說:我不想與他人勾心斗角,只想佛系工作,拿著能養活自己的工資就好。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在職場中,永遠不會讓你這么安逸。想在職場中工作,沒有靠山的你需要考慮這么兩點:
一是不能成為管理層,年齡到了很可能會被裁掉;
二是工資一成不變,隨著物價的增長,房貸、車貸還有生活支出從哪里來?
所以想要安穩的生活下去,我們必須要在同等級的員工中脫穎而出,早日升職加薪。
想要實現這一點,我們就沒辦法不在職場中精神內耗,而且這種狀態,不是回到村里看一眼阡陌交通,聽幾聲雞犬相聞就能夠解決的。
不可否認,寧靜的畫面和淳樸的人們能夠勾起我們對美好的向往,但這些僅僅是一劑止痛藥,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我們在職場中的精神內耗。
前往村子,看著土地屋舍、良田美池,你會覺得這是你想要的;回到城市,看著百平房子、私人汽車,你會覺得這也是你想要的。
我們身處的時代,還有我們從小就被養成的價值觀,讓我們成為了矛盾的個體:在霓虹中幻想著返璞,在返璞中向往著繁華。
我們為了大目標,而一步一步的實現著小目標,就像我們兒時的小豬儲錢罐,一枚硬幣接著一枚硬幣的投入進去,希望能夠攢出讓我們開心的東西。
在職場中的精神內耗,是來自于對獲得的渴望,也就是生活中的欲望。要想擺脫這種內耗,你就得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覺悟。你就得學會放棄,放棄大城市的高樓林立,放棄大城市的優質教育。
我們一直都是想要獲得,卻又害怕失去。
或許你可以說一句:我不在乎物質生活。可是你的妻子呢,你的孩子呢,再怎樣你都不是毫無顧忌的一個人。
所以我們無法擺脫內耗,因為我們無法放棄一切,無法做到無所畏懼。既然進入了這個職場,就不要因為精神內耗而感到委屈。
視頻中的二舅之所以那么豁達,是因為他是被迫的放棄。如果他也入了這職場,可能也會拼命爭取。
雖然我們擺脫不了職場中的精神內耗,卻可以減輕這種焦慮,較為便捷的方式就是強大自己。例如身為會計人員,我們可以多學習,用知識去讓自己在職場中變得重要。當所有工作都能輕松解決,所有領導都很看好你,那么這種精神內耗就會變得很小很小。
這里推薦關注每期的“東奧財稅直播大講堂”直播課,各種知識都是當下財務人最需要的。并且凡是購買2022年東奧繼教課程,價值899元的直播課均可以免費暢享。
或許我們必須披星戴月的加班,還要日復一日的接受著會計繼續教育。擺脫不了職場的枷鎖,掙脫不了生活的桎梏,但是你心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桃花源,有自己的精神追求。那是你在這紛擾的環境中最寧靜的地方,也是你在無奈的世俗里最明朗的星空!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須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