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奮發圖強,持續性坐吃等死,這是一部分當代人的真實寫照。一個星期總有那么四五天不想上班,也算的上是真情實感的流露了。奮斗在會計職場的小伙伴們亦是如此。
職場要求我們始終處于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這是一個銳化的過程。所以時不時鬧點小情緒也是允許的。但情緒發泄完畢,還是要認真工作努力掙錢的。畢竟,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職場中,上,要對領導阿諛奉承;下,需對同事逢場作戲。內,為公司“浴血奮戰”;外,為客戶“萬死不辭”。時間久了,難免會有負面情緒積壓心中,古人“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私家車的興起卻讓現代人連喝“杜康”的機會都減少了,那么何以澆胸中之塊壘呢?
學會自我調節很重要。
當代人非常明顯的一個特質就是擰巴。和自己擰巴,和家人擰巴,和同事擰巴,和整個社會擰巴。當我們逃離不了社會,不能成為離群索居的“神明”時,能做的唯有適應身邊的環境。
與自我和解,才是拯救自己的唯一途徑。
書籍良朋
成年人的悲哀在于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
讀書,可以讓你經歷不同人的人生,體會不同世界的風景,感悟不同時代的情懷。
能把一個人從雞飛狗跳、雞零狗碎的生活中拯救出來的,唯有讀書。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翻譯過來就是,讀的書多了,財富和家庭自然就會有了。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縱使讀書不會為你帶來物質生活上的改變,但“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不采而佩,于蘭何傷?!惫路甲再p縱然不可取,但能取悅到自己又何嘗不可。
享受獨處
孤獨是一種必需品。
孤獨是境界,是狀態,是當下人的奢侈品。
學會享受孤獨,是多少成年人一生的追求。有些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會聆聽到內心深處最真摯的呼聲和渴求。
外界的紛紛擾擾總是能輕易打斷計劃,干預生活,攪亂人生。生活在烏合之眾中的我們,學會了人云亦云,駕馭了隨波逐流,唯有喪失了自我和本真。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p>
人活百年,只不過是孤獨的一遍遍輪回和再生。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要想得到成長,請多給自己一些孤獨空間吧。這是人生的高光時刻,也是時光意味深長的饋贈。
職場舞臺,從來不缺少莽撞沖動的人,但真正能走到最后的員工,必須懂得韜光養晦且時刻保持良好狀態。但是,低調行事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底氣,誠如楊絳先生所說,“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彼?,學習吧,會計人,就從學習會計繼續教育開始吧~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