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說,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對于終日奔波在會計職場上的“干飯人”來說,幸福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坐享其成的,更不是守株待兔就能有的,而是需要主動去追求的。
“別人家的孩子”是一種傳說中的神奇存在。
學生時代,他勤奮好學,名列前茅。功課從來不用催促,學習從來不需監督。寒暑假還能幫父母分擔家務;
長大成人,他年薪百萬,功成名就,妻子賢淑,孩子優秀。掙錢從來不落后,身材氣質樣樣在線。
這樣的人存在嗎?有,但不多。
即使正好他就是你身邊的某位親朋好友,也千萬不要拿他和自己做比較。
每個人有自己的生存軌道、發展路徑和人生鐘表。我們沒必要和任何人同頻,按照自己的步調腳踏實地往前走,不用在乎旁人的眼光和指點,因為自己的前方和目的地只有自己清楚,該以何種方式到達,什么時間到達,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與他人無關。
我們不必因為同齡人比自己早結婚、早掙錢、早生孩子而煩惱。那是他們的人生,與我何干?
人生有兩種錯誤的生存方式,一種是看他人活,一種是活給他人看。
做自己,不要為短暫的人生增添不必要的煩惱。
爭取讓有限的時間開出花來,絢爛輝煌,而不是一地雞毛,滿目瘡痍。
擺脫“思維反芻”
所謂“思維反芻”,指的是人沉浸在一種焦躁和憂慮的情緒之中,反反復復,難以走出。不斷內耗自己,使自己的精力和心緒一點一點消耗殆盡,最終陷入萬劫不復之中難以自持。
當一個人陷入焦躁——恐懼的惡性循環中時,無疑是對生命的浪費。
我們要做的是生命實踐者,用腳去丈量旅程,用心去感悟生活,用行動去搭建人生。
作家余華說:“中國年輕一輩人里面,有很多優秀者,但很少是能執行的人!”
“執行力”是讓自己動起來,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自己和發現世界。身子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源頭活水才是創造的本源和動力。與其在負面情緒中不斷消磨自己,不如行動起來打破壁壘,創造機會,讓自己深度參與到“人生搭建”中來,身體力行擴充生命的寬度和厚度。
挫折無處不在,這是生命中的歷劫也是人生的饋贈。
哲學上說萬事萬物都是矛盾的綜合體。所以,我們要學會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挫折和困難。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危機,即危險和機遇的共同體。
所以,遇到挫折不可怕,調整好心態是關鍵。
一方面,當挫折來臨的時候,不要害怕??只藕颓优持粫淌傻糇约骸9钠鹩職?,做好準備,昂首挺胸的去面對它,解決它。大不了失敗了從頭再來,有啥可怕的?
一方面,善于從挫折和失敗中總結經驗和教訓。這才是困難的真諦所在。人生就是在失敗和重整旗鼓的反復循環中前進的,但是卷土重來的前提是什么,就是來源于那許多次失敗中總結得來的經驗。
幸福是簡單的也是主觀的,沒有任何一個世俗上的定義能概括“幸?!钡降讘撌鞘裁礃幼樱畛鲎晕揖蛯α?。對于會計人來說,在活得精彩的同時千萬別忘了學習會計繼續教育哦,畢竟學習也是獲得幸福的前提條件之一。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