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進入會計職場的你,是否經常遇到領導給自己安排很多的額外工作呢?比如你應聘的只是個小會計,可干了兩年,你的職位就多了起來。最后你很有可能成為財務主管兼人事主管兼行政主管兼設計主管兼后勤主管兼……
看到這,也許你會說:一個人身兼多個要職,還都是主管級別的,這不是好事么?
不要太天真了,所有部門可能只有你一個人,你雖然名頭是“主管”,可結果只能是自己管自己。
如果說你是個職場新人,想要全方面發展,領導讓我們多做點工作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想成為一個會計大神,那我們只能專心于財務一方面。如果被花式“塞活兒”,我們可一定要謹慎接受了。
作為文案,你文字出現了錯誤,自然要承擔馬虎的責任;作為人事,錯失了人才,便需要承擔失職的責任。
但是,我就是一個會計,你讓我兼職干銷售,并且還要承擔銷售部門業績低下的責任,這是幾個意思?
其實究其原因,就是領導不知道下屬工作量的多少,甚至對此沒有絲毫概念。
當你整理完憑證休息的時候,領導可能認為你無所事事;當你填完報表思考下一步工作的時候,領導也許認為你閑的發慌。
于是,多余的工作自然而然的會落到你的身上。
對于一些額外的工作,如果干好了,獎勵可能是別人的;干不好,責任便是自己的。
出了差錯,領導有時還要反問一句:你工作上是不是有點懈怠?
所以面對領導安排的額外工作,我們要懂得拒絕。這不是我們工作態度有問題,而是為自己的發展做謀劃。
那些費力不討好的工作,你推辭不接受,領導自然就會找其他人:
一些真正的閑散人員,一些職責范圍內的人員,一些不好意思拒絕的人,一些初入職場的工作人員等。
水總是要流向低洼處,不是你這,就是其他地方!
當然,企業為了節省成本,面對一些工作,不會特地招聘相應的處理人員。這時一些額外的工作被安排自己頭上,這是在所難免的。
可關鍵是,羊毛不能可一只羊薅,工作也不能全都壓在一個人身上。像學生時代輪流做值日一樣,每個人負責一段時間,這倒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接受過會計繼續教育的我們要清楚一點,妄想通過主動承擔職場中繁雜的工作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增加領導的好感度,是最不可取的方式。身為會計,我們要把自己的專業能力擺在首位,證明自己不是離不開公司,而是公司不舍得自己!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須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