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世上鮮有一步登天的事,尤其在會計職場中,想要升職加薪,不僅僅需要拿得出手的證書來證明自己的專業度,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學會隨機應變。書上說“世事洞明皆學問”,我們經歷得多了,會發現許多事物都是相通的。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了讀書的三重境界,其中引用古詩詞以證其道。
其實仔細品讀之后會發現,這三重境界不僅僅適用于讀書,更是對想要發展的財會人,有莫大的啟示。
第一重境界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詞句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戀花》,原文大意是:昨天夜里秋風勁吹,凋零了綠樹,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我們在財務的路上,必須要有執著的精神,學會登高望遠,瞰察路徑,以明確目標與方向。
比如工作中,你的目標是財務總監,那你就得清楚奔向總監的方向是什么,不能應付完當月的賬務和報表就算完成工作。
再比如學習中,你的目標是考下CPA,那你就得制定一個五年學習計劃,一步一步實現考證的目標。
這里需要提醒努力的財會人,我們尋找目標時,一定要把目標定的大一些,因為有這么一句話:
你把目標定在太陽上,那你最次也能到達月亮;但是你要把目標定在月亮上,那你有可能只能到達星星。
第二重境界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句詞引用的是北宋柳永的《蝶戀花》,原文表現了作者對愛的艱辛和愛的無悔。
如果把“伊”字理解為財務人所追求的理想,以及畢生從事的事業,那就很好理解了。
想要成為優秀的財務人,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實現愿望的。我們在追求目標的路途中,會有重重阻礙。這些阻礙不僅僅來自于外界,還有可能來自內心。
我們想要努力,首先就得學會抵制誘惑。比如下班后,同事朋友去吃吃喝喝,雖然你很想去,但是你要知道你還有學習計劃沒完成。
再比如學習中,你看了很多遍的視頻課,但是依然不理解老師所講述的內容。這時你千萬不能直接放棄,而是需要調整自己的狀態,再度深入學習之中。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這些,那么你就可以到達第三重境界了。
第三重境界為: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句詞出處為南宋辛棄疾的《青玉案》,此詞表面大意為: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我們想要在財務的道路上走得更久、更遠,需要千百回的學習同樣的知識。
比如說你把《稅法》已經熟讀一遍,并且知道工作中哪些行為是違規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幫助企業規避了一些風險。你因此倍感驕傲!
但事實上,這卻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想要做好稅務籌劃,財務人不僅僅要知道哪些行為不能做,更要知道哪些行為可以做。這就需要把一個知識反反復復的去研究,只有實現融會貫通,那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才能。
《論語》中說:學而不思則罔。無論是接受會計繼續教育,還是努力完成工作,我們都需要帶著思考去看,去聽,去學。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那我們永遠也不能成為優秀的財務人。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