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計職場中,沒有人不想成功,只不過是很少有人能為了成功而堅持不懈。但是堅持不懈的付出不一定有收獲,天降的橫財往往更青睞于有資本的富人家,于是乎一些自稱參透人生的打工者,開始抱怨學習太苦,工作太累,只有擺爛才能讓生活過得更加豁然開朗。
什么是“擺爛”,它指事情可能無法向好的方向發展,于是就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壞的方向繼續發展下去。
擺爛的經典語錄,在一部電影的臺詞中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世上哪有值得用心的事兒啊,人生七十古來稀,十年少小,十年老弱,還有五十年;五十年再分成日夜,只有二十五年的光景了;再加上刮風下雨、三災六病人,這一輩還能剩下多少好日子?
于是乎“時日無多”的人們開始放棄抵抗,自制了很多擺爛文案,充斥著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前喜歡一個人,每天早晚噓寒問暖;現在喜歡一個人,最多給他朋友圈點贊。
以前發誓要走出舒適圈;現在立志要擴大舒適圈。
以前是沒有傘的孩子就要努力奔跑;現在是輸在起跑線上總比輸在終點好,省了一頓跑。
看上去,通過擺爛的態度,人們就能與自己和解,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不再努力備考的學生,雖然過得舒坦了,但一直不努力的結果必然是名落孫山;
工作上極致摸魚的打工人,雖然摸魚沒被扣工資,但不上進的后果必然是失去升職加薪的機會;
在感情里得過且過的年輕男女,雖然一時逃避了問題,但最后問題無法解決,終會導致感情破裂。
擺爛確實很舒適,但這種舒適只是一時的,未來可能更加難過。
如果選擇擺爛,放任事情往更壞的方面發展,那么留下來的爛攤子終究還是要自己收拾的。
但其實我們擺爛,并不是不想努力,而是覺得努力也沒有用。
孔子云: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翻譯后的意思是:之所以達不到理想的要求,不是能力不足,是因為自己給自己劃定了界限而畏難不前。這句話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自我設限”。
例如你準備CPA考試,眾所周知其難度比較大。當時你不會立馬萌生退意,而是在每次稍有挫折時就給自己一個借口:今天上班太累了,明天再學。時間一點點過去了,臨近考試時,你想著之前沒怎么準備,于是給自己安慰:下次吧,這次也來不及了。
對于這努力件事,一開始你就埋下了一顆太難的種子,下意識認為可能努力了也不會有結果。但事實上,只要你努力,就會考上。
事情無法向好的方向發展,只是你自己的想當然。這種情況雖然算不上大問題,但是長此以往,會嚴重阻礙我們發展。
● ● ●
我們要相信,無論是堅持接受會計繼續教育,還是堅持努力工作,我們終究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然后在獲得成功時,我們可以欣喜的說一聲:原來我可以這么厲害!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