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計職場中,工資一直是一個令人心酸的話題。銷售人員說,我工資每月兩萬五;技術員說,我每個月工資一萬一;可會計人卻說,我比你們工資總和還多一點。
多一點?是三萬七,還是四萬多呢?其實都不是,這里的多一點,說的可是小數點。因為現如今剛剛入行的會計人,即便身居二線城市,工資能達到3 600都已經很不錯了。
那如何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呢?
有個專家給出了這么一個建議:比如有私家車,可以拉活;比如有閑置房屋,可以租出去。
乍看上去,這個建議似乎是有用的??蓡栴}是,低收入家庭哪會有私家車和閑置的房屋呢?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這里也有很多提升收入的方法:比如開除掉幾個家里的傭人,比如賣掉自己的幾支股票,比如往銀行多存幾千萬以獲得更多利息等。
在現代版何不食肉糜的故事中,作為低收入群體的底層會計人,也許永遠也無法實現“專家”口中的方法。但是當你成為高層會計,也許私家汽車和閑置房屋,你都會擁有。
沒有從事過會計工作的外行人,或許這樣理解會計崗位:工作穩定、越老越吃香、掌握企業命脈。
這些想法對,但是也過于片面。只有久做會計人,才明白會計的苦衷。在基層會計眼中,或許會計從來都不是個好工作,幾乎全是抱怨、勸退。
但實際情況卻是,會計分為“底層會計”和“高層會計”兩個極端。
底層會計:下班休息,周末游玩,最后導致職位不升,收入不加,最后怨天尤人;
高層會計:下班反思工作內容,周末思考規劃發展,最后成為企業需求的人才。
兩者對比之下,你就會發現同為會計,工資為什么會兩極分化了。
那么成為一個高層會計就一定可以提升收入了么?
其實那倒也不是,想要增加收入,我們需要兩個因素:機遇和能力。
機遇自然不必說,有了好的機會自然以后工作會一順百順。但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如果我們自身能力不足,有機遇我們也很可能把握不住。
而能力又分為兩部分,一種體現在實踐上,一種體現在知識上。
在實踐中,我們需要懂得待人處事;在知識上,我們要懂得多多學習。
實踐上的能力,要求我們參與到職場中。但是知識上的能力,就完全靠我們的努力了,因為這些內容,無論是書本還是視頻課中全都具備。尤其是對于一個財務人來講,接受更優質的教育,考取更高級的證書,是增加收入的最佳捷徑。這里推薦東奧繼教的課程,里面名師多,內容詳細,必將是你前進路上的一大助力!
所以什么CPA,會計繼續教育等,該考就要去考;實操能力,職場能力等,該學就得學。也許你會覺得,努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你靠著自己增加收入后,轉過頭來才會發現,你擁有的不僅僅是物質,還有精神和靈魂。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