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不易,生活不易,工作也不易。生活是為了豐富人生,而工作是為了獲得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人有七情六欲,生活中可以任性妄為,我行我素,因為家人朋友可以無限包容自己的犯錯,但職場的容錯率基本為零,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以會計人為例,要想在工作上晉升加薪,不僅要學習考證,還要學習會計繼續教育,這不僅是會計人的權利,更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工作中需要從內而外地包裝和修煉自己。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在著作《鈍感力》中說:“所謂鈍感力,即‘遲鈍之力’,亦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傷痛,而不要過分敏感?!?/p>
翻譯成現在人比較熟悉的一句話,那就是,職場不需要玻璃心。
有人說要想成功就需要信仰一個原則:不要臉!堅持不要臉!
臉皮厚,不再表示貶義和嘲諷,反倒成為當代人努力活下去的標志和象征。
▲被領導當面訓斥,不要感覺無地自容,換個角度想,那是領導還重視自己。等到哪天公司不再需要自己的時候,工作被邊緣化,從此你在領導眼中“查無此人”,再想被訓斥也絕不可能;
▲被客戶當場找茬,不要氣餒,這說明自己的方案其實已經吸引到了對方的注意力,客戶只是為了顯示“甲方爸爸”的身份,象征性地表示一下自己的“卑微的權威”;
▲在同事面前當眾出丑,不要羞愧地想找個地縫鉆進去,你要知道,世界那么大,沒人會把你當回事。在自己看來天大的事情,在別人看來不值一提,你的全世界在外人看來或許只是一粒細小塵埃,微不足道,甚至轉眼就忘。除了自己,沒人把你當回事。
此處的“偷懶”指的是透過現象看穿事物的本質,躲避開那些繁文縟節,直接抓住事物最核心的部分,從而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演繹出來。
老子說,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越是成就高遠的事物越表現得低調簡單。
做人做事都是這樣。
以會計從業人員為例,在工作中若想得心應手,水到渠成,熟能生巧是必須的,只有把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都反復學習提升到一個層面,才能手到擒來,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理論知識方面,要持續不間斷地學習,及時關注最新財稅政策的更新變化,實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完善和填充自我知識庫;
▲實操技能方面,不僅要選對老師學習,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慢慢積累經驗,學會提煉總結;積極應對工作難題,遇到困難不躲避不退卻,善于利用下班后的時間提升自己。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那就是別忘了會計繼續教育報名學習~會計人的職場,要做到兩條腿走路,一條是理論知識,一條是實操技能。只有二者并駕齊驅,才能積跬步至千里。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