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會計繼續教育了解更多職場攻略!不久前小編看過一個街頭采訪,主持人對接上來往不絕的游人隨機詢問了他們找工作覺得最重要的條件。有人說待遇,有人說發展,還有人說理想,這些都很重要,但小編認為除了這些還有之外,工作氛圍也十分重要,特別是對于人員眾多且工作繁忙的財務部門,太過積極或太過懶散的氛圍都是不可取的。
很多人在入職場前,總覺得氛圍越差就越能體現自己,環境越次就越能彰顯能力。不可否認,確實有很少一部分人能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積極態度。但是環境氛圍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大部分人曾經的斗志昂揚都會被職場的消極態度慢慢侵蝕殆盡,而這與領導者有很大的關系。
例如工作中,大部分員工都在拖延,俗稱“磨洋工”,而你卻在不分晝夜的努力工作,你就會被視為大家眼中的異類。很有可能大家都會在背后評論你:“這人有病吧,那么拼命工作是在領導面前臭顯嗎?”而在大家的議論詆毀中,你會發覺自己的努力不合時宜,加上領導并沒有重視你的努力,你便會慢慢停下前進的腳步,漸漸被“混日子”的氛圍同化,而變成會“磨洋工”的老油條。長此以往,你的心態和觀點會被扭曲。即使到下一個職場工作,也很難改變。
小編經常在網上看到這類視頻,領導為了員工有更多的業績,天天進行“病態”的動員。
例如銷售業,完不成業績者被當眾扇耳光,或者趴在地上學狗叫,領導者以類似變態的懲罰措施,妄圖激勵員工進步,這些現象都已經屢見不鮮。但是這種行為真的有效嗎?答案是否定的。
常言道“人要臉,樹要皮”,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因為達不到業績,而被施以這種懲罰,非但不能起到激勵的作用,還會傷害自尊,讓人變得沒有自信。而長期在這種職場氛圍中,同樣會影響以后的職場生活。比如做事畏縮不前,行動沒有魄力等,以后難成大事。當然,這種“病態”的氛圍還會造就一批“死不要臉”的員工出來,遭到人們厭煩。其實這種氛圍看似積極努力,實質上卻是另一種的消極形式。
說到底太過積極或太過消極都是一種不正常的表現,在這種環境中長時間工作難免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以及工作情況,財務工作需要小心謹慎,面對這種工作環境小編建議身為財務人還是盡早離開比較好。
同時,希望各位學員在了解職場攻略后也別忘了參加會計繼續教育的學習,各地2021年度會計繼續教育報名正在進行中,沒有參加學習的學員一定要參加呦!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須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