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專業核心知識> 企業財務會計

稅務檢查后的賬務調整實操

主講老師:王越 課程時長:01:01:20 9040人已學

稅務檢查后的賬務調整實操
主講:王越
? 目錄
一、企業所得稅的賬務調整
二、增值稅的賬務調整
三、其他稅種的賬務調整
一、企業所得稅的賬務調整
由于企業所得稅的匯算清繳期限為次年的5月31日前,所以稅務檢查后查補的企業所得稅往往就是跨年了,這就需要應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科目。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以及本年度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也可以通過本科目核算。
(一)會計處理正確,只是因為稅會差異需要補稅的,只需作補稅會計處理即可。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計算。
案例1
 A企業2023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所得稅率25%,2024年6月經稅務稽查后,查出列支贊助支出5萬元,未作納稅調整。
企業列支贊助支出的賬務處理:
借:營業外支出                        50 000
貸:銀行存款                          50 000
賬務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2 500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12 500
在解繳稅款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12 500
貸:銀行存款                          12 500
同時,結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
借:利潤分配                         12 5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2 500
(二)企業賬務處理錯誤,影響利潤總額和應納稅所得額的賬務調整。
案例2
 某稽查局對某非小型微利企業2021年至2023年度的納稅情況進行檢查時,發現該企業在2021年12月份將應計入機器設備價值的借款利息200萬元,計入“財務費用”,該設備已于2021年12月份投入使用,折舊年限為10年,預計無凈殘值,企業選擇年限平均法提取折舊。該企業在2021年至2023年的應納稅所得額分別為110萬元、90萬元和350萬元。則對該企業補繳企業所得稅的賬務處理如下:
1.應調整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及2021年的利潤額
借:固定資產                        2 000 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 000 000
2.根據調整增加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2021年度應補繳的企業所得稅額200×25%=50(萬元)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00 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500 000
3.由于企業固定資產原值增加,在2022年應相應補提折舊,進而調減相應的應納稅所得額。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0 000
貸:累計折舊                          200 000
由于2022年度補提折舊后,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減少,企業應向稅務部門申請退回多繳所得稅20×25%=5(萬元),并作相應的賬務處理: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50 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0 000
4.同理,在2023年應補提折舊,進而調減相應的應納稅所得額。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0 000
貸:累計折舊                         200 000
由于2023年度補提折舊后,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減少,企業應向稅務部門申請退回多繳所得稅20×25%=5(萬元),并作相應的賬務處理: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50 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0 000
5.通過以上處理,企業實際應補繳的企業所得稅為50-5-5 =40(萬元)。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400 000
貸:銀行存款                         400 000
同時,結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 200 000
貸:利潤分配                         1 200 000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對企業發現以前年度實際發生的、按照稅收規定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業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后,準予追補至該項目發生年度計算扣除,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
企業由于上述原因多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可以在追補確認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后年度遞延抵扣或申請退稅。
虧損企業追補確認以前年度未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支出,或盈利企業經過追補確認后出現虧損的,應首先調整該項支出所屬年度的虧損額,然后再按照彌補虧損的原則計算以后年度多繳的企業所得稅款,并按前款規定處理。
因此在企業所得稅檢查中除了涉及補繳外,還涉及多繳的問題。
案例3
 2024年8月,某稅務機關在對2023年所得稅檢查中,發現某企業一項非正常會計分錄,借:銀行存款,貸:其他應付款。經查證為該企業出售下腳料的業務,共計80萬元,稅務機關責令該企業補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假設不考慮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以及滯納金和罰款等。該企業為一般納稅人,所得稅率25%,該企業2023年全年收入1500萬元,請問該企業應如何進行賬務調整?
調整其他應付款作為下腳料收入:
借:其他應付款                       800 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800 000
但由于收入增加,還要考慮業務招待費和廣宣費的問題,企業2023年發生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230萬元,業務招待費10萬元,適用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扣除比例為15%。
此前企業匯算清繳時:
廣宣費已調增230-1500×15%=5(萬元)
業務招待費已調增10-6=4(萬元)
2024年稽查后增加當年銷售收入80萬元,2023年可扣除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為(1500+80)×15%=237(萬元),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230萬元可全額扣除。
業務招待費調整無問題。
因此該企業2023年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為80-5=75(萬元)。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廣告費會計與稅法形成的暫時性差異可以在以后年度無限期轉回。2023年企業已將5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進行了遞延所得稅的會計處理,即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2 500
(50 000×25%)
貸:所得稅費用                         12 500
則2024年應調整2023年廣告費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并計提補交的所得稅: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0 00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12 500
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87 500
                             (750 000×25%)
結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600 000
                          ?。?00 000-200 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600 000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