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專業核心知識> 會計信息化

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應用

主講老師:王平 課程時長:01:02:24 15250人已學

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的出臺,源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對高效信息交互的迫切需求。其重要意義在于推動財務管理向數字化、標準化邁進,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并促進會計數據的透明化和準確性,也為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課程聚焦于2.0版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的更新內容,詳細解讀了操作指南與技術問答的關鍵修訂點,深刻剖析了這些修訂背后的動因及其在現代會計領域的實際意義。同時,結合數字中國建設的宏觀背景,為企業如何順應發展趨勢、優化管理模式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王平老師,國際注冊會計師、稅務師、中國高級管理會計師、中稅協中國注冊稅務師高端人才。從事多年稅務代理和咨詢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稅務咨詢實戰經驗。授課緊扣財稅新政,案例經典,實戰型強。
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應用
主講:王平
?  
一、修訂的總體情況
二、修訂的解讀分析
三、修訂的對照剖析
四、修訂后企業應對
一、修訂的總體情況
(一)關于《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行版2.0)》
(二)關于《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操作指南2.0》
(三)關于《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技術問答2.0》
(四)關于《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工具包2.0》
(一)關于《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行版2.0)》
財政部會計司官網同步發布了更新說明,總體上沒有實質性修改,主要是結合業務規范的個別修訂、對少數容易引起誤解的元素增加填報說明、語言文字修改、增加術語解釋等。修訂之后的數據標準總體上閱讀性更強、更友好。
(二)關于《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操作指南2.0》
總體上沒有實質性修改,主要修正和規范了電子憑證總體操作流程,更加關注接收端處理的安全高效便捷,對電子憑證如何獲取和驗簽/驗真等具體操作環節結合實際業務情況進行了梳理和細化,便于接收端操作人員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關業務如何操作。
(三)關于《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技術問答2.0》
問答數量變化。
《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技術問答2.0》共7個部分34個問答。相比2023年發布的《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技術問答1.0》6個部分29個問答,將“接收端試點驗證”單獨作為一個部分列出,并由2個問答增加至6個。
問答內容變化。
一是結合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的相關文件如財辦會〔2023〕20號、財辦會〔2024〕1號、財辦會〔2024〕3號等文件的有關內容,對有關問答內容進行修訂和更新。比如開具端試點單位范圍擴大、鼓勵自愿參加接收端試點、試點總體時間安排、開具端單位應當滿足接收端常態化獲取電子憑證、開具端單位應當加強與試點平臺對接、增加電子憑證獲取方式等等。
二是結合國家稅務總局等相關主管部門數電票試點推廣情況、各種電子憑證數據文件和版式/格式文件規范,對有關問答內容進行細化,比如電子憑證交付的差異、驗簽/驗真等問題,幫助試點單位更加準確地理解和判斷符合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的電子憑證的特征。
三是結合2023年深化試點實際進展和經驗總結、試點驗證實際做法的總結提煉,對有關問答內容進行修改完善。比如服務保障單位的職責、避免試點單位過度投入造成浪費、分批次分階段實現9種憑證接收處理、試點驗收驗證有關要求等等。
(四)關于《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工具包2.0》
對本次標準的修改進行了同步適配,更新了部分符合標準的電子憑證的驗簽方案。
二、修訂的解讀分析
(一)深化試點進入收官前的攻關期
從開具端看,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推廣應用的關鍵是符合標準的電子憑證的供給充分有效。2023年底,數電票推廣覆蓋至全國范圍;2024年1月,數電票(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開具范圍擴大至全國39家客運航空公司和開具量較大的165家民航銷售代理企業;數電票(鐵路電子客票)的供給擴大也在議事日程之上。系列文件2.0對上述變化均做了更新,符合標準的電子憑證的供給不足、供給不平衡問題將很快得到徹底解決。財政部文件也多次強調開具端要增加電子憑證獲取方式,以“滿足接收端試點單位和個人常態化獲取電子憑證的需求?!?/span>
從接收端看,財政部文件鼓勵推動所有具備條件的下屬單位“能試盡試”;鼓勵未納入試點單位范圍、具備條件的單位在備案后自愿參與深化試點工作。同時,要求所有試點單位包括新增試點單位應當在2024年6月底前實現試點電子憑證的常態化處理和運行。
分析:
第一,標準深化試點進入收官攻關期。財政部在推動電子憑證開具供給、接收處理等方面提質增速,力爭在收官階段取得更大成效,為推廣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標準深化試點已經基本達到預期。鼓勵更多單位自愿參與深化試點,實際上也是針對性擴大應用范圍,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試點成果。
第三,標準的技術路線已經基本成熟。深化試點的時間要求明確而緊迫,對于新增試點單位也是如此要求,說明單位具備在短時間內做好技術改造并上線應用的可能,也是在為推廣應用進行壓力測試,為制定推廣方案和時間表提供依據。
(二)標準試點應用進入“常態化”階段
“常態化”三個字高頻率出現在財政部標準深化試點有關通知和系列文件2.0中,比如要求開具端單位常態化開具并滿足接收端單位常態化獲取,要求接收端單位常態化處理和運行,要求試點開具分發平臺為各類接收端單位批量化、一站式、常態化獲取電子憑證提供支持和服務,等等。
分析:通過兩年多的試點驗證,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的推廣應用是數字經濟環境下電子憑證應用的大勢所趨。各類型企事業單位主動對接和應用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實現常態化應用和處理電子憑證是推動企業財稅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選擇。參與深化試點的意義和價值,并不在于“面子”,而是在于“里子”,在于盡早享受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技術進步的紅利。因此,“常態化”三個字,不僅僅是財政部對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點應用的要求,更應當是企事業單位推進財稅數字化轉型的積極主動追求。
(三)一站式聚合式平臺服務模式有可能成為標準應用的最優選項
在提及接收端試點單位開展深化試點工作主要涉及哪些系統改造時,財政部在技術問答2.0表示由于參與深化試點單位的信息化程度不同,接收端試點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系統改造方案,避免過度投入,造成浪費。財政部一直高度重視標準深化試點的成本問題,比如組織服務保障單位開發個性化工具包,就是為了方便接收端試點單位直接調用,避免重復開發,降低試點成本;比如積極推動探索加強平臺服務能力,支持平臺對接打通開具端和接收端的堵點,發揮平臺批量化處理優勢降低單位應用成本等。
分析:財政部并不主張單位以標準試點應用為由進行系統大面積高投入改造。無論是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還是行政事業單位,借助具備電子憑證“開分取存管用檔”全流程服務能力的平臺,一站式、聚合式按照會計數據標準實現全流程、標準化、無紙化、自動化處理,可以有效降低單位業財系統改造工作量和改造難度,提高單位標準適配改造效率,降低系統改造成本,輕量化投入達到標準全流程應用效果。
  • 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應用

  • 一、修訂的總體情況

  • 二、修訂的解讀分析

  • 三、修訂的對照剖析

  • 四、修訂后企業應對

  •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