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專業核心知識> 農村會計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資產

主講老師:李瑞芬 課程時長:00:48:52 8549人已學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是由財政部印發,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文件。該制度旨在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會計工作,并加強其會計核算。本次課程主要針對其中資產部分進行講解。 本次課程通過理解講解、案例分析的形式,全面介紹了貨幣資金、應收款項、存貨、固定資產等等會計核算工作。從而幫助學員掌握其會計核算方法,提高學員的會計理論和實踐水平,以適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的需要。 李瑞芬老師,北京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會計學會理事,中國農業會計學會理事,北京會計學會理事,北京農業經濟學會理事。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授課親切自然、條理清晰、分析詳盡到位。
二、應收款項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應收款項包括與成員、非成員(包括單位及個人,下同)之間發生的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span>
(一)外部應收款的核算
外部應收款是指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外部單位和外部個人發生的各種應收及暫付款。
設置“應收款”賬戶。 該賬戶借方登記應收及暫付款項,貸方登記已收回或經批準核銷的應收款,余額在借方,表示應收而未收回和暫付的款項。應按收款的不同單位和個人設置明細賬戶。
案例5
 村集體出售給鎮企業農用塑料薄膜一批,成本16 000元,售價18 520元,貨款尚未收到。
借:應收款—鎮X企業                     18 520  
  貸:經營收入                         18 520
同時結轉成本
借:經營支出—農用薄膜成本                 16 000  
  貸:庫存物資—農用薄膜                      16 000
案例6
 村集體收到鎮X企業用轉賬支票償還貨款18 520元。
借:銀行存款                         18 520  
  貸:應收款—鎮X企業                     18 520
(二)內部應收款項的核算
內部應收款項是指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內部所屬單位和農戶發生的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通過“內部往來”賬戶進行會計核算。
借方登記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所屬單位、農戶發生的應收款項和實際償還的應付款項,貸方登記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所屬單位、農戶發生的應付款項和實際收回的應收款項。
案例7
 村因修建橋梁進行“一事一議”籌資,經村民大會討論通過,每農戶應交15元籌資款,全村應收3 300元,實際收到3 000元。
(1)“一事一議”籌資方案經村民大會討論通過后,內部應收款和應付一事一議資金同時增加,應記入“內部往來”賬戶借方和“一事一議資金”賬戶貸方。
借:內部往來—各農戶                     3 300  
  貸:一事一議資金—修橋梁款                   3 300
(2)收到農戶交來籌資款時,村級現金增加,內部應收款減少。應記入“庫存現金”賬戶的借方和“內部往來”賬戶的貸方。
借:庫存現金                          3 000
  貸:內部往來—各農戶                      3 000
  •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資產

  • 四、對外投資

  • 五、生物資產

  •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 ——資產

  • 八、其他資產

  • 六、固定資產

  • 七、無形資產

  • 一、貨幣資金

  • 二、應收款項

  • 三、存貨

  •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