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業財一體化體系建設
主講:王保平
? 目 錄
一、業財一體化的基本概念與驅動因素
二、業財一體化的基本邏輯與框架規劃
三、業財一體化項目實施與建設分析
四、業財一體化建設案例的經驗分享
一、業財一體化的基本概念與驅動因素
(一)什么是業財一體化?
(二)業財一體化突破的管理困惑
(三)業財一體化的建設價值探討
(一)什么是業財一體化?
財務,本身就是業務的一種,是能連接所有業務的一種特殊業務,是同一條價值鏈上的不同運行環節或流程節點。
“一體化”是動詞,也是名詞;是過程,也是結果。是采取適當方式,將兩個或兩個以上互不相同、互不協調的事項有機地融合為一個整體,形成協同效力。
業財融合是結果,一體化是方法,就是以價值創造為目標導向,通過一體化,把組織(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等)價值資源有機融為一體,實時為組織的投資、生產、市場、經營和研發等科學配置所需資源,并通過瓶頸管理獲得最大綜合績效。
1.業財一體化的管理解釋
(1)組織總體戰略實施的重要保障
確保財務戰略與組織戰略的一體化。打造核心競爭力,運營流程一體化和管理平臺一體化確保實施精益戰略。
(2)財務實現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
理念從傳統財務會計向現代管理會計轉型。
職能定位從傳統的價值核算和反映向價值維護和創造轉型。
(3)財務實現價值管理的前提條件
內部價值要素包括生產、采供、安全、經營、營銷、服務、研發等管理環節,外部價值要素包括客戶和服務商等合作伙伴,也包括稅務、金融、咨詢等社會機構,這些都是組織價值創造的成功要素。只有將相關要素一體化,資源才能科學配置、高效利用、創造價值。
2.業財一體化的技術解釋
基于技術視角,行政事業單位的業財一體化意義如下:
(1)多元信息集成,數據實時呈現
單位規模大,賬務繁多,財務人員需花大量時間手工記賬或填寫系統賬務信息。分支機構和數據調用障礙使決策時機延誤。
(2)業財融合,助力單位統一決策
減輕人力工作負擔,反映組織的經營狀況,方便管理層做決策。報表實時輸出,提高效率,促進財務與業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