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規模很小、實力很弱的企業,年營業額不超過50萬元。最近這家企業通過社會關系簽了一個大單,項目總金額1200萬元,現在需要從你公司(B商貿企業)采購1000萬元的產品,但是全部賒銷,回款周期預計在1年以上。 這樣的業務是一場賭局,做還是不做?
一家大企業長期與你公司(C商貿企業)合作,但長期拖欠貨款。 如果要求對方及時支付貨款,那么對方將不再與自己合作,失去了大客戶。而如果繼續合作下去,總有一天會被“滾雪球”般的壓垮。怎么辦?
(二)信用條件
1.信用期間
信用期間是指企業允許顧客從購貨到付款之間的時間。比如,企業允許顧客在購貨后的50天內付款,則信用期間為50天。
信用期過短,不足以吸引顧客,在競爭中會使銷售額下降;延長信用期,會使銷售額增加,產生有利影響;但與此同時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和壞賬損失增加,又產生了不利影響。
一句話,商品流通企業要在收益和成本之間作出評估,增加稅前利潤才可行。
D公司是一個商貿企業。由于目前的信用政策過于嚴格,不利于擴大銷售,該公司正在研究修改現行的政策。現有一個放款信用政策的備選方案,有關數據如下: 項目 | 現行政策 | 新方案 |
信用政策 | N/45 | 2/10,n/120 |
年銷售額(萬元/年) | 2400 | 2700 |
收賬費用(萬元/年) | 40 | 10 |
收賬期(天) | 45 | 30%的客戶第10天付款; 其余客戶第120天付款 |
壞賬損失率 | 2% | 3% |
已知A公司的銷售成本率為80%,存貨周轉天數始終保持60天不變(按營業成本確定),若投資要求的最低報酬率為15%。假設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一年按360天計算。
要求:
(1)計算與現行政策相比,新方案增加的稅前損益。
根據上述結果,判斷是否應該修改現行的信用政策?
【答案】
(1)存貨周轉率=360/60=6(次)
現行政策的存貨平均余額=(2400×80%)/6=320(萬元)
新方案的存貨平均余額=(2700×80%)/6=360(萬元)
新方案的平均收賬天數=10×30%+120×70%=87(天)
單位:萬元
項目 | 現行政策 | 新方案 | 增加額 |
銷售額 | 2400 | 2700 | 300 |
邊際貢獻 | 2400×20%=480 | 2700×20%=540 | 60 |
應收賬款占用資金應計利息 | (2400/360)×45×80%×15%=36 | (2700/360)×87×80%×15%=78.3 | 42.3 |
存貨占用資金 應計利息 | 320×15%=48 | 360×15%=54 | 6 |
壞賬損失 | 2400×2%=48 | 2700×3%=81 | 33 |
收賬費用 | 40 | 10 | -30 |
折扣成本 | 0 | 2700×30%×2% =16.2 | 16.2 |
稅前損益 | 308 | 300.5 | -7.5 |
(2)由于改變現行政策后的稅前損益低于現行政策,因此不應該改變現行政策。
(2)折扣條件
折扣條件包括包括現金折扣和折扣期,通常表示為:
“5/10”“3/20”“N/30”。
5/10表示10天內付款,可享受5%的價格優惠,即只需支付原價的95%。如原價為10000元,只需支付9500元。3/20表示10天到20天內付款,可享受3%的價格優惠,即只需支付原價的97%。如原價為10000元,只需支付9700元。n/30表示付款的最后期限為30天(也就是信用期間),此時無優惠,即全額付款。當企業給予顧客現金折扣時,應當考慮折扣帶來的收益與成本,權衡利弊。
(三)收款政策
收款政策是指顧客違反信用條件、不付款時,企業采取的收款策略。
1.積極收款政策
減少機會成本和壞賬損失,增加收款費用。
2.消極收款政策
增加機會成本和壞賬損失,減少收款費用。
因此制定收賬政策,要在收款費用和所減少的成本、損失之間作出權衡,根據總成本最小化的原則,來加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