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專業核心知識> 企業財務會計
主講老師:夏文杰 課程時長:01:04:19 10667人已學
小企業生產階段常見賬務處理
主講:夏文杰
? 目錄
一、小企業材料發出計價管理與主要賬務處理實務
二、小企業主要成本核算方法與成本核算流程實務
三、小企業產品成本的歸集分配與結轉案例分析
一、小企業材料發出計價管理與主要賬務處理實務
企業每次購進材料的單價往往不同。因此,在每次發出材料時,需要確定按哪一批材料的單價計價。
1.先進先出法
2.加權平均法
3.移動加權平均法
4.個別計價法
冀石公司20X2年4月份A型鑄件的入庫、發出和結存的有關資料如下:(計量單位:件)
(一)先進先出法
是以先購入或制成的材料應該先發出這樣一種材料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材料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具體做法是: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每一批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計價,逐筆登記存貨的發出成本和結存金額。當發出存貨為多批購進時,則用多個單價分別計價。
先進先出法優點:
(1)符合大部分企業實物流轉過程;
(2)期末存貨成本比較接近現行市價;
(3)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
先進先出法缺點:
(1)存貨收發頻繁的情況下,工作比較繁瑣;
(2)不太符合配比。物價上漲時,會高估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的價值;反之會低估。
(二)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或綜合平均法,是根據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收入之和,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從而確定存貨全部成本和月初存貨成本的發出成本和期末結存存貨價值的一種方法。
平時記錄收入的數量、單價、金額,發出時只記錄數量、不記單價和金額。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或:月末結存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月收入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成本
加權平均法優點:
(1)月末一次計算,比較簡單;
(2)對存貨成本的分攤較為折中。
加權平均法缺點:
不能隨時反映發出存貨和結存存貨的成本,不利于存貨的日常管理。
(三)移動加權平均法
以本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本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計算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總成本/總數量
冀石公司20X2年4月份A型鑄件的入庫、發出和結存的有關資料如下:(計量單位:件)
移動加權平均法優點:
(1)及時了解存貨結存情況;
(2)計算的單位成本以及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
移動加權平均法缺點:
每次收貨都計算平均單價,工作量較大,對收發貨較頻繁的企業不適用。
(四)個別計價法
又稱分批認定法
即以某批入庫存貨的實際單位成本作為該存貨發出的單位成本。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一致,即材料收、發、存均按原來的實際單位成本反映。
個別計價法優點:
符合實際,成本計算最為準確。
個別計價法缺點:
存貨收發頻繁的情況下,其發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
適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如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20X2年4月30日,冀石公司根據當月發料單編制“發料憑證匯總表”。
發料憑證匯總表
20X2年4月
根據發出材料匯總表,作賬務處理如下: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430 000
——乙產品 250 000
——輔助生產成本 90 000
制造費用——一車間 20 000
——二車間 10 000
管理費用 5 000
銷售費用 5 000
貸:原材料——A 材料 500 000
——B 材料 310 000
相關課程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