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專業核心知識> 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
主講老師:朱延輝 課程時長:00:49:19 12420人已學
政府會計科目的設計與邏輯關系
主講:朱延輝
? 目錄
一、會計科目基本理論概述
二、政府會計科目分類及運用規則
三、財務會計科目實證設計
四、預算會計科目實證設計
五、政府會計科目間的主要邏輯關系
一、會計科目基本理論概述
(一)會計科目的含義
會計科目是對會計所要反映和監督的內容(會計對象)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也就是按照經濟內容對各個會計要素所做的進一步分類。
“會計”定義把會計定義為管理工具和信息系統,其主要職能之一是為利益相關人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反映不同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運行情況和現金流量,為決策、管理和外部相關方提供會計信息。為了實現這一功能,將會計的對象具體化,形成了會計要素。會計要素是對會計核算對象的基本分類,是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基本單位。
由于經濟業務的錯綜復雜,即使涉及同類會計要素,但它們的業務性質、經濟內容和作用都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所以按其差異不同也應分為不同的會計科目。例如,應付賬款與短期借款同屬于負債類,但由于它們的形成原因和償付期限各不相同,所以必須分別設置"應付賬款"和“短期借款”兩個會計科目。又如,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雖同屬于資產類,但因為它們的存放地點、管理方法和作用的不同,需要分別設置“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兩個科目。對于其他各項會計要素,也應按其經濟內容的差異,設置不同的會計科目。
(二)設置會計科目的意義
1.會計科目是復式記賬的基礎
復式記賬法是指對發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都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登記,以系統全面地反映每一項經濟業務所引起的資產和權益變化情況及結果的一種方法。復式記賬法具有無可比擬的優點:
(1) 由于復式記賬法對每一項經濟業務都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雙重登記,因此,通過賬戶記錄不僅可以完整、系統地反映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還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一項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
(2) 由于對每項經濟業務都以相等的金額在有關賬戶中進行記錄,因而可以對賬戶記錄的結果進行試算平衡,以檢查賬戶記錄的正確性。
之所以說會計科目是復式記賬的基礎,是因為設置會計科目與賬戶是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復式記賬法提到的賬戶是依據會計科目來設置。會計科目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的項目。而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用來分類連續地記錄各項經濟業務的內容,反映各個會計要素增減變化情況及其結果的戶頭。
2.設置會計科目是滿足信息使用者了解會計信息的需要
會計科目把復雜多樣、性質不同的經濟業務進行科學的分類,通過對會計要素的進一步分類,設置統一的總賬科目(并不限于總賬科目)可以提供全面、統一、規范的會計信息,便于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部門、企業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以及各有關方面及時掌握有效的會計信息,分析各會計主體的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運行情況、預算執行及其結果)和現金流量,從而滿足信息使用者了解會計信息的需要。
3.設置會計科目是編制記賬憑證和編報財務報告的需要
只有設置會計科目,才能按經濟業務內容根據復式記賬法編制會計憑證,據以登記賬簿,反映經濟業務內容和業務實質。同時,也只有按國家統一規定的會計科目設置賬簿,連續記錄和反映各類經濟業務,才能為編制會計報表提供編制基礎。
相關課程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