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專業核心知識> 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

《工會新舊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解讀

主講老師:金紅燕 課程時長:01:11:11 13627人已學

7.“其他應收款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其他應收款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包括原賬其他應收款科目的核算內容。轉賬時,工會應當將原賬的其他應收款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其他應收款科目。

8.“在建工程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在建工程科目。轉賬時,對于在原賬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的建設項目,工會應當將原賬的在建工程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在建工程各明細科目。對于未在原賬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的建設項目,按照新制度規定,不再通過基建賬單獨核算,工會應當將基建賬相關數據并入新賬,具體處理參見《工會新舊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第五部分。

9.“固定資產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固定資產科目。由于新制度中固定資產價值標準與原制度相比有所提高,原賬中作為固定資產核算的實物資產,將有一部分要按照新制度轉為庫存物品。同時,新制度設置了無形資產科目,原在固定資產科目核算的無形資產,需轉入新賬的無形資產科目。

轉賬時,工會應當根據重新確定的固定資產目錄,對原賬中固定資產科目的余額進行分析:

1)對于達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資產確認標準的實物資產,應當將相應余額轉入新賬的庫存物品科目,將相應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資產基金——庫存物品科目。

2)對于原在固定資產科目核算的無形資產,應當將相應余額轉入新賬的無形資產科目,將相應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資產基金——無形資產科目。

3)對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資產確認標準的,應當將相應余額轉入新賬的固定資產科目,將相應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

固定資產含義對比

新制度

舊制度

固定資產是指工會使用年限超過1年(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一般包括:房屋及構筑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通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 0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 500元以上的,應當確認為固定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是使用時間超過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類物資,應當按照固定資產進行核算和管理。

固定資產是指工會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包括房屋及建筑物、專用設備、一般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其他固定資產。一般設備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800元以上,為固定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是使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按固定資產管理。

案例6 20211231日,A工會固定資產科目余額資料如下表:

固定資產1 450 000

1)達不到新制度固定資產標準的實物資產余額50 000

   相應固定基金余額50 000

2)核算無形資產余額400 000

   相應固定基金余額400 000

固定基金1 450 000

3)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資產確認標準的余額1 000 000

   相應固定基金余額1 000 000

202211日,新舊制度轉換時,編制會計分錄:

1)借:固定資產                          1 000 000

    庫存物品                           50 000

    無形資產                          400 000

    貸:固定資產                         1 450 000

2)借:固定基金——固定資產                         1 450 000

     貸:資產基金——庫存物品                              50 000

      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1 000 000

      資產基金——無形資產                             400 000

10.“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科目。新制度設置了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科目。由于原賬的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科目年末無余額,該科目無需進行轉賬處理。

負債類

1.“應付工資(離退休費)、應付地方(部門)津貼補貼、應付其他個人收入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包含了原賬應付工資(離退休費)應付地方(部門)津貼補貼、應付其他個人收入科目的核算內容。轉賬時,工會應當將原賬的應付工資(離退休費)應付地方(部門)津貼補貼、應付其他個人收入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核算說明 本科目核算縣級以上工會按照有關規定應付給本單位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各種薪酬,包括基本工資、國家統一規定的津貼補貼、規范津貼補貼(績效工資)、改革性補貼、社會保險費(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職業年金、基本醫療保險費等)和住房公積金等。

本科目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按照基本工資(含離休費及退休人員統籌外養老保險待遇)、國家統一規定的津貼補貼、規范津貼補貼(績效工資)、改革性補貼、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其他個人收入等進行明細核算。其中,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明細科目核算內容包括工會從職工工資中代扣代繳的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以及工會為職工計算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

案例7 20211231日,A工會應付工資(離退休費)、應付地方(部門)津貼補貼、應付其他個人收入科目余額資料如下表:

科  目

期末余額

應付工資(離退休費)

150 000

應付地方(部門)津貼補貼

50 000

應付其他個人收入

350 000

202211日,新舊制度轉換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應付工資(離退休費)                           150 000

  應付地方(部門)津貼補貼                         50 000

  應付其他個人收入                            350 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550 000

2.“應付上級經費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應付上級經費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包括工會應上繳上級工會的工會撥繳經費。轉賬時,工會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將原賬的應付上級經費科目余額中的工會建會籌備金轉入新賬的其他應付款科目,將原賬的應付上級經費科目余額減去建會籌備金后的差額轉入新賬的應付上級經費科目。

案例8 20211231日,A工會應付上級經費科目余額資料如下表:

應付上級經費

500 000

其中:工會建會籌備金

200 000

202211日,新舊制度轉換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應付上級經費                          500 000

  貸:應付上級經費                          300 000

    其他應付款                           200 000

3.“應付下級經費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應付下級經費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包括工會應付下級工會的各項補助及應轉撥下級工會的工會撥繳經費。轉賬時,工會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將原賬的應付下級經費科目余額中的工會建會籌備金轉入新賬的其他應付款科目,將原賬的應付下級經費科目余額減去建會籌備金后的差額轉入新賬的應付下級經費科目。

案例9 20211231日,A工會應付下級經費科目余額資料如下表:

應付下級經費

1 500 000

其中:工會建會籌備金

500 000

202211日,新舊制度轉換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應付下級經費                         1 500 000  

  貸:應付下級經費                         1 000 000

    其他應付款                           500 000

4.“借入款科目。

新制度未設置借入款科目,但設置了其他應付款科目。轉賬時,工會應當將原賬的借入款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其他應付款科目。

案例10 20211231日,某工借入款科目余額為12 000元。202211日,新舊制度轉換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借入款                            12 000

  貸:其他應付款                          12 000

5.“其他應付款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其他應付款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包括原賬其他應付款科目的核算內容。轉賬時,工會應當將原賬的其他應付款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其他應付款科目。

6.“代管經費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代管經費科目。轉賬時,工會應當將原賬的代管經費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代管經費科目。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