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專業核心知識> 稅收實務

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深度解析

主講老師:王越 課程時長:01:03:03 11292人已學

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解難的最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舉措。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遭受了嚴重的沖擊。國家為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加大了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通過退還企業留抵退稅資金,增加企業的現金流,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那么何為增量留抵,何為存量留抵?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的企業是從哪個月的申報期開始可以申請留抵退稅?留抵退稅額又是怎么計算的?隨著新政的出臺,上述的一系列疑問隨之而來。 本課程主要梳理了小微企業和重點支持行業留抵稅額退稅相關新政,對新政適用的企業類型、留抵退稅額需要滿足的條件、留抵退稅額的計算方法、辦理時間、辦理手續作出了詳細講解,幫助學員理清政策要點及運用時的注意事項,同時也幫助學員鞏固了早前出臺的其它行業留抵稅額退稅的滿足條件及計算方法。 王越老師,高級經濟師、稅務師,國家稅務總局網站答疑團隊成員,總局稽查局人才庫成員。擁有豐富的稅收政策解讀、稅務稽查理論與方法、涉稅風險管理、涉稅實務等多個方面的經驗與見地。老師講解課程時細致且邏輯清晰,將理論與實務相結合,授課風格深受學員喜愛。

例題1 某納稅人20215月至20224月期間共取得增值稅銷售額1000萬元,其中:生產銷售設備銷售額300萬元,提供交通運輸服務銷售額300萬元,提供建筑服務銷售額400萬元。該納稅人20215月至20224月期間發生的制造業等行業銷售額占比為60%[=300+300/1000]。因此,該納稅人當期屬于制造業等行業納稅人。

3.同時滿足4個條件

1)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

2)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騙取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

3)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

420194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這里要注意,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以自20224月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在20221231日前,退稅條件按照本公告第三條規定執行。那么明年增量留抵稅額退稅按新政還是老政等明年再明確。

思考 為什么即征即退和留抵退稅不能兼容?

例如,某一般納稅人公司20201月取得進項稅額1000萬元,準確劃分后,一般計稅項目400萬元,即征即退項目600萬元。當期一般計稅項目銷項450萬元,即征即退項目銷項700萬元。假設即征即退70%。

當期稅款繳納計算如下:一般計稅項目繳納稅款50萬元(450-400),即征即退項目繳納稅款30萬元〔(700-600*30%,考慮即征即退稅款后的凈稅額〕,合計繳納80萬元。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取消增值稅扣稅憑證認證確認期限等增值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5號):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201711日及以后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取消認證確認、稽核比對、申報抵扣的期限。納稅人在進行增值稅納稅申報時,應當通過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增值稅發票綜合服務平臺對上述扣稅憑證信息進行用途確認。

  • 一、小微企業和重點支持行業留抵稅額退稅

  • 二、其它行業留抵稅額退稅

  •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