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專業核心知識> 內部控制

構建合規管理文化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主講老師:張洪吉 課程時長:00:50:04 15432人已學

中共中央《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號)提出,企業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企業內部監督,進一步發揮企業法律顧問在經營管理中的法律審核把關作用,推進企業依法經營、合規管理。目前國家對過期監管越來越嚴,合規管理也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本課程通過合規與合規管理、《中央企業合規管理指引》主體內容解讀、國企面臨日益嚴酷的合規風險與合規壓力、合規典型案例分析、以及我國企業合規管理基本框架的搭建五個部分著重介紹合規管理應如何推進,帶給企業怎樣的改變。 張洪吉老師主編《營銷企劃動作分解與精準制導》《企業管理原理》《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學》等23部著作。2021年,被評為第十屆中國MBA十佳教授。

一、合規與合規管理

(一)合規的含義

(二)合規管理的意義

(三)中國企業合規管理的“四個缺乏”

合規的含義

合規一詞由英文compliance翻譯而來;

compliance是服從、順從、遵從的意思。

廣義“合規”:泛指企業在運行過程中遵守規制規則和規范,包括承擔社會環境責任,反腐敗、反壟斷、反欺詐等。

狹義“合規”:主要指強化合規經營,反對商業腐敗。

合規通常包含三層含義:

1.法規:遵守公司總部所在國和經營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

2.規制:遵守企業內部規章包括企業價值觀、商業行為準則;

3.規范:職業操守道德規范等。

(二)合規管理的意義

一是深化國企改革的必然要求

1.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一流的合規管理是企業必須具備的核心競爭力。

2.中共中央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號)提出,企業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企業內部監督,進一步發揮企業法律顧問在經營管理中的法律審核把關作用,推進企業依法經營、合規管理。

3.國家對國企監管越來越嚴。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的意見(國辦發201663號);

國資委頒布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辦法(國資委34號令);

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辦法(國資委35號令);

關于加強中央企業PPP業務風險管控的通知(國資發財管2017192號);

財政部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財辦金201792號);

國家審計重點關注:程序合規性、內控有效性、票據真實性。

二是打造“法治國企”的必然要求

1.“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和重要保障”。黨的十九大報告全文67處提到“法治”和“依法”,通篇融匯了法治精神。

2.國資委關于全面推進法治央企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建設“法治國企”的新目標,大力加強企業合規管理體系建設。近十幾年來國內外大企業經驗教訓表明,企業越大,其經營發展就越依賴法治,企業要做優,離不開合規。因此,合規管理提升依法治企能力的有力抓手。

三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有力手段

在全面從嚴治黨、反腐倡廉的大形勢下,依規行事、誠信經營,自覺抵制腐敗、拒絕利益輸送,是國有企業及其員工的政治義務和責任。通過合規管理,能夠為企業、企業管理者及員工自身設置經營和執業的“防火墻”,使其在工作中能夠時刻遠離違規、違紀,確保自身廉潔從業、干凈從業。

(三)中國企業合規管理的“四個缺乏”

1缺乏合規意識。企業合規管理意識淡薄,合規管理常常讓位于業務拓展;

2缺乏系統性。企業各自為陣、各自發展,合規管理良莠不齊。開展合規管理工作沒有統一規劃,合規管理體系嚴重不完整

3缺乏組織性。尚未建立合規管理組織架構,沒有明確合規管理機構,配備合規管理分散,未形成統一完善的工作體系;

4缺乏有效性。企業缺乏合規管理技術和經驗,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違規事件時有發生,合規管理效果難以體現。

歷史經驗證明:當今世界合規管理典范企業,大多遭遇過違規危機,經歷過違規導致的聲名狼籍、股份大跌、市場盡失等風險,在浴火重生過程中才找到了合規管理這劑“良方”。

從長遠看,合規的發展方式是最節約的發展方式,違反法律、違背道德等違規行為獲得的訂單、營業額、利潤始終不屬于企業的財富,而是企業不斷累積的“血債”。企業面臨挑戰越大,就越需要合規影響的滲入,恰當的合規管理能夠為企業全面提升管理、防范風險、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 一、合規與合規管理

  • 二、《中央企業合規管理指引》主體內容解讀

  • 三、國企面臨日益嚴酷的合規風險與合規壓力

  • 四、合規典型案例分析

  • 五、我國企業合規管理基本框架的搭建

  •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