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歡離合,但是工作的時候,情緒貌似只剩下了“悲”。再細化一下,借用脫口秀演員鳥鳥的說辭,有“大悲”“中悲”和“小悲”之分??墒牵瑹o論“悲傷”的量有多大,有幾種心態還是要盡量避免的。它們可以作為情緒的點綴偶爾出現,但決不能成為打工人的情緒底色。
現在的職場打工人簡直就是矛盾綜合體:一方面高舉“反內卷”的旗幟,一方面卷得比誰都厲害;表面游手好閑,無所事事,背地積蓄力量,暗自生長。所以,千萬不要輕易相信網絡上流行的“反內卷”“佛系”這種看似參透人生的腔調。有些信以為真的“職場社畜”甚至開始徹底擺爛,得過且過。
“反內卷”的本質不是讓人喪失主動探索的能力和步履不停的動力。而是要有目的、有意義的奮斗,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明確前進的方向,制定可執行的目標,從而腳踏實地去奮斗和踐行。
人生是傾盡全力后的順其自然,而不是妥協放棄后的隨波逐流。
如果連自己都瞧不上自己,喪失信心,那誰還能給予自己希望和力量呢?
無論如何,先試著邁出最開始的一步,打破僵局,用行動去驅動能力,用能力去實現目標。
人為什么會產生自卑的心態?或許和個人能力有一定的關系,但并不是絕對的因果聯系。或許和原生家庭有關,從小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或許和家長打壓式教育也有關。
不論是何種原因,請試著避免自卑的心態吧!不是有句話說得好么,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誰也不比誰強到哪去,都是在強裝成熟,偽裝精英:
◆有人身在公司管理層,卻連最基本的辦公軟件都不會使用;
◆有人看似強悍,實則外強中干,一個小強就可以嚇破膽量;
◆有人月入過萬,身體卻逐漸搞垮;
◆有人事業有成,家庭一地雞毛。
何須自卑?大家都一樣,為了生存不得已裝裝樣子罷了。
自卑的反義詞是“自信。”“自信不是認為自己永遠比其他人都好,而是意識到自己不需要和其他人作比較?!?/p>
所以,做一個合格的自己就夠了。學想學的東西,做想做的事情,不被外界干擾,不被世俗約束,放心大膽地往前走吧!
膽大一點,即使失敗了又如何?
與其無休止的恐懼害怕,不如直接面對。
◆讓我負責這個項目?我不敢呀?有啥不敢的,做不好還做不壞嗎?
◆讓我在會議上匯報工作,我不敢呀?棘手的工作你都做完了,一個PPT你怕啥?
◆匯報不好領導會批的啊!哪有不挨領導罵的員工。再說了,領導不象征性地訓你幾句,怎么彰顯他作為領導的身份?
◆讓我去和客戶對接,我沒接觸過?。∫换厣厥?,凡事都有個開頭。玩游戲還得有個新手任務呢,你就當是新手村的練手任務了。
恐懼、害怕的本質是什么?你是害怕工作這件事本身還是害怕自己失敗的后果。如果是前者,那就不要工作了,想其他辦法掙錢吧。如果是后者,你還沒做呢,咋就先預想失敗了呢?
人生是一期一會的事情。不要想這么多,既然選擇了眼前的道路,就請大踏步往前走吧!不要總是預設結果,也不要總對未來抱有太高的期望,生活里重要的是生活,而非生活的結果。停止內耗,破處執念,沒有誰規定自己必須要成功,但一定要堅持成長。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