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強大不是因為你戰勝了自己,而是接納了自己。接納自己意味著坦然接受自己的弱勢和不足,與不完美的自己和解,不再執著于外界的評價和束縛,不再懼怕社會的框架和職場的壓榨,敢于正視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人生三條建議:“向內求、向外看、向前走”。事實上,我們只顧著一意孤行,只想著勇往直前,忽略了自己,忘記了自己,也模糊了自己。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節奏里,有太多的外界干擾,逼迫我們變大、變強,變得無所不能,無堅不摧。光鮮亮麗的軀殼里面始終隱藏著一顆惴惴不安、蠢蠢欲動的“本真之心”。于是,我們開始擰巴、矛盾,獨自站立在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的十字街頭彷徨吶喊:我把“我”弄丟了……
試著接納自己吧。不要讓自己消失在“大多數”之中。
允許自己“學不會”
“學不會”很正常,不是所有的人都會使用作圖軟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熟練操作office辦公軟件和excel圖表以及制作精致漂亮的ppt。
“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樹能力來評斷一條魚,它將一輩子相信自己是個笨蛋?!?/p>
每個人擅長和開竅的領域是不一樣的。所以上學時才會有“偏科”一說。天才由1%的天賦和99%的汗水疊加而成。但殘酷的事實是,99%的汗水往往怎么努力都趕不上1%的光芒。
有些東西別人可能一學就會,我們歷盡千辛萬苦卻還是學不會,有一種“這幾年的真心終究是錯付”的寂寞和空虛。請正視自己吧!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來鉆研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還不如揚長避短,將自己的優勢無限放大。
允許自己“慢半拍”
“松弛一點的人生,也沒什么不好的。生活不會因為你心弦緊繃而事事順遂。”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盛開的季節,每一個人也應該有屬于自己的成長節奏和生活軌跡。人生這個“考場”上,在交卷時間來臨之前,我們是自由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答題的。
◆“隔壁老李家的小李和你一樣大,孩子都倆了,你還單身一人;”
◆“你同學現在都年薪幾十萬了,你還入不敷出呢;”
◆“你都30了,怎么還在單位基層混日子呢?”
◆“我同事老公都買好幾套房子了,咱家還租房呢?”
……
無休止的干擾和催促,逼著我們一直往前走,不敢停留。
但若是硬要夏日荷花綻放在乍暖還寒的春天,那是會凍死的啊~拔苗助長使不得,有時候甚至會適得其反,緣木求魚。
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吧,“慢半拍”的“慢”,不是世俗意義上的“快”和“慢”,而是有做自己的自由以及不盲目和別人作比較的勇氣。
允許自己“偷個懶”
現在的職場打工人好像有“休息羞恥癥”。我們像是上了發條的機器,吱吱呀呀不停運作,就怕有一天自己失去了“利用價值”,成為一個被拋棄的“螺絲釘”。
允許自己“偷個懶”吧!一直在高壓狀態下生活,要么是身體,要么是精神,總有一個是會生病的。
“偷懶”不是佛系,更不是擺爛,是力量的醞釀,精神的涅槃,人生的重啟。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生活是五顏六色的,有人是熱烈的紅色,他們熱辣滾燙,無所不能;有人是安靜的綠色,表面柔和寧靜,內心生機盎然;有人是憂郁的藍色,看似每天無精打采,百無聊賴,可這正是他們的底色?!芭c其互為人間,不如自成宇宙”。請允許自己做自己吧!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