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工作,任何生活都會變質。”成年人的世界離不開工作,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因為工作的原因而有所收斂和改變。有人把工作當事業,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不二選擇;有人把工作當糊口的“無可奈何”,是向現實妥協后的選擇。無論哪一種心境,在工作中總是需要遵循一些不成文但又心知肚明的“潛規定”,才能保自己“一世無虞”。
夏目漱石說:太講究理智,容易與人產生摩擦;太順從情感,則會被情感左右;太堅持己見,終將窮途末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里有刻寫在明面上的刀光劍影,也有描繪在暗處的爾虞我詐。所以,要想“無災無難到退休”,有些關于人情世故的基本原則是需要知曉的。
比如,同事之間,有些話題可以大聊特聊,有些話題就比較敏感忌諱,能不說就不說。
現實中,很多崗位都是同工不同酬的,這大概是職場人心照不宣的一個客觀事實。所以,工資薪酬保密制度也就成為很多企業不成文的規定。
我們有時候會聽到這樣的社會新聞“某員工因為向同事透露工資信息而被開除”。仔細想想,透露工資信息可能就會影響到團隊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培養。更有甚者,部門員工之間開始彼此猜忌、懷疑甚至兩面三刀,口蜜腹劍?!皯{什么一樣的工作內容,你的工資比我高?”“憑什么我一個老員工的工資還比不上一個新員工?”
這和古時候所謂的“造謠惑眾”“蠱惑人心”危害力不相上下。
所以,千萬不要做那個“以身試法”者。同事之間不要談論和工資有關的任何話題,誰也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是坦蕩君子。
這一句話暴露了兩個致命問題:一是負面情緒的傳播;二是個人情感的發泄。
職場是一群人為了一個共同的利益目標而奮斗的場所,它無關乎個人情感,沒有情緒自由,更遑論負面情緒的傳播和鼓吹。
公司需要的是正面反饋和正面導向,需要的是我們戴上面具,拋棄個人情感,杜絕感性柔和,開始“工具人”的角色扮演。在職場,我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我們對領導諂笑對同事假笑;對工作拼盡全力對客戶低三下四。在實現財富自由之前,沒有情緒自由。
所有的負面情緒請選擇一個合適的場所,面對合適的人進行發泄。職場和同事絕對不在可選范圍內。
和個人有關的私事和情感也不要隨便亂說。
既然是私事,那就意味著和“最真實的你”密切相關。如果把這些事情和同事托盤而出,言無不盡,那么很有可能就會把你最脆弱的把柄輕易地遞交給有心機的人手上。他們不會同情你,也不會共情你,相反,當涉及到利益糾紛的時候,反而會成為傷害你最痛徹心扉、最刻骨銘心的那一刃亮劍。
八卦和緋聞領導,這樣的傻事可千萬不能做。
還是那句話,工作中沒有不透風的墻,誰也不知道此時正在和你吐槽領導的同事到底有何居心。所謂禍從口出,一句話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語言的力量也巨大的,也是可以反噬的。
當你用語言去“閑言閑語”另一個人的時候,也會遭到同樣的反噬。
保不齊哪天你吐槽領導的無心之言就會成為你“卷鋪蓋走人”的導火索。
工作的時候,就請專注工作,緩慢而堅定地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左右腳輪流邁出,無問東西,心無旁騖,眼前有光,心里有盼,請就這么步履不停地走下去吧。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是擾亂心性的嘈雜之聲,請屏蔽,也請忽略。
村上春樹說:我將融入劇烈爭斗的大人世界,要在那邊孤軍奮戰,必須變得比任何人都堅不可摧。小編想對在會計職場奮斗不止的小伙伴們說,請專注一些吧!當我們沉浸在某件事情中,日復一日的堅持,總會找到自信,找到自我!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