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奔波在職場,說不累是不可能的。我們累,卻從無止歇;我們苦,卻無法回避。既然“疲憊”無可避免,那就學著面對;既然苦難無從消失,那就學著順從。如果不能從倦怠期重生,總要學著做點什么,才能緩解職場疲憊期帶來的壓力。
| 木心:做生活的導演,不成。次之,做演員。再次之,做觀眾。
復盤就是以一個“局外人”的視角看待最近一段時間的人生。它獨立于執行力之外,以一個冷靜理性的角度思考最近的煩惱,提升認知,形成適合自己的方法論。
人生由若干階段組成,每一段路程都有不一樣的風景,會產生不一樣的心態,獲得不一樣的觀念和信仰。我們要做的是階段性定期復盤和歸納,把這一時段所發生的事情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和邏輯框架串聯起來,而后消化吸收。
無論是工作層面的人際交往、專業技能還是生活方面的“上有老下有小”,靜下心來把這一時期的過往用一種播放電影鏡頭的方式在腦海中過一遍。并且形成文字,固化于心。
對于好的事情,滿心歡喜,欣然接受,不禁感慨,生活還是活色生香的,未來還是萬事可期的。對于不好的事情,寬容對待,耐心解決,“要想逃避現實,最好的方式就是深深介入現實之中”,逃避不僅可恥而且沒用。
復盤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它就像高速路上的服務區,不僅可以釋放生理層面的壓力,更可以緩解精神層面的抑郁。
| “人盡可被毀滅,但不可被打敗”。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小舟從此逝,江湖度余生”“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古代圣賢的大智慧告訴我們,人生一定要擁有萬事歸零的從容和從頭再來的勇氣。
從頭再來不是失敗,從此一蹶不振才是對生命的褻瀆。東山再起的例子比比皆是,只要馬不停蹄,希望總會有的。任何轉機和奇跡都是在行動的過程中產生的,這是一種“水到渠成”,也是一種“順其自然”。但,只有努力過后才有資本“順其自然”,否則只能是妄自菲薄,破罐破摔。
從頭再來,是對命運的抗爭,對失敗的不屑,對不公的鄙夷,更是對自己的救贖和擺渡。
任何時候都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沒有人說不可以,也沒有誰說“為時已晚”,只要內心有所想,哪怕明天生命走到終點,今天也有權利從頭再來。
|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人在倦怠的時候,負面情緒會充斥全身,要想走出低谷期,需要一股強大且執著的正面能量引導自己走出迷霧,這個時候“堅持”的信念至關重要。
有人說,成年人的堅持是猶疑著,崩潰著,心猿意馬著,但仍在每天告訴自己,再往前走一走。
堅持每天對自己說一句好聽的話,告訴自己,生活很甜,人生精彩;堅持對外界雜七雜八的聲音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輕裝上陣,步履輕快;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不與別人比較,只和過去的自己對比。
有人說日子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每天都是限量版。做到知足、知趣,一直往前走,馬不停蹄,然后豁然開朗,水到渠成;再然后漸行漸遠,去捕捉希望,遇見芬芳。對在會計職場打拼的您,小編想說,失望不重要,失敗亦不重要,重要的是昂首挺胸,前行不止。要堅信,生活總是會變好的。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