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一些“潛規則”不過是職場打工人歷經漫長煎熬的職場生涯后提煉出來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這一套不成文的規定里,有人小心謹慎,膽戰心驚;有人尋尋覓覓,左右逢源;有人不屑一顧,我行我素。不管怎么樣,這些所謂的“潛規則”在一定程度上給予過我們不同程度的保護和安慰。
今天我們嘮一嘮工作中所謂的“潛規則”,有哪些呢?
不能只憑自己的猜測和推斷行事,更不能一意孤行,一廂情愿?!爸挥米约旱挠^點去理解萬物是一種暴力。”
◆語音永遠不如文字鏗鏘有力。無論是電話溝通還是微信語音甚至是視頻連線,都比不上文字有說服力。語言是有局限性的,只在當時當刻發揮了交際溝通的作用,時過境遷之后,若其中一方反悔,完全是可以的。所謂的一言為定,一諾千金只是“君子協定”,防君子不防小人。文字可就不同了,文字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可以延續和傳承,使轉瞬即逝的語言傳于異地,流于異時。必要時候可以當做有效證據來使用。
◆注意溝通工具的選擇:公司郵箱好過個人微信。如果有工作需求,即使已經通過個人微信進行了溝通且完成了初步確認,最好還是用公司郵箱,以正式的方式再發送一遍需求郵件并抄送給相關領導,保證這個項目每個環節的負責人全面悉知目前的工作進度、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和各個崗位的工作安排。
◆不要隨意向別人提起自己的工資,也不要隨便詢問別人的工資。薪資保密這一原則適用所有的職場環境。
◆不要輕易提到年終獎、季度獎等獎金的問題。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提就等于大家都沒有,彼此相安無事;一旦提起,就會引起彼此之間的猜疑和攀比,一時之間不滿、吐槽等激憤之情瞬間爆發。容易造成部門內部人心渙散,破壞團隊凝聚力。
◆自己離職不要到處說。秉持“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的原則,真正的離開向來是悄無聲息的。否則知道的人越多對自己越不利。
◆無意間聽到單位要裁人,不要隨便說。這種動搖人心,具有煽動性的話題千萬不要從自己嘴巴里說出來。
工作中的“潛規則”因時因地而不同,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若要不被淘汰和裁員,唯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堅持學習,強大自己。隨時保有“可離開”的能力,才能無畏世俗不合理的運行機制。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