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公需課程> 國策黨建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主講老師:張克 課程時長:00:51:23 10218人已學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主講:張克
? 目錄
一、時代新篇: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與必然要求
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三、戰略舉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點任務
四、根本保證: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
一、時代新篇: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與必然要求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
(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目標
(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則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
放眼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和政黨,能有這樣的政治氣魄和歷史擔當,敢于大刀闊斧、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也沒有哪個國家和政黨,能在這么短時間內推動這么大范圍、這么大規模、這么大力度的改革,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特征和顯著優勢。
——二十屆中央深改委第一次會議
四個數字折射波瀾壯闊的改革進程
72次 黨的十八大以來召開中央深改(委)組會議
555個 審議通過《意見》《方案》《規定》等重大文件
3000多項 黨的十八大以來十年出臺的改革方案
120多項 國家層面部署的重大改革試點試驗任務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十余年前,“黨內和社會上不少人對黨和國家前途憂心忡忡”。
一系列長期積累及新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黨的領導弱化,四風問題和腐敗問題突出,四個自信不足,經濟發展方式難以為繼,環境污染,國家安全等。
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總體完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任務,實現到黨成立一百周年時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顯成效的目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黨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
經濟體制改革
從全能政府到主導政府到有為政府
十八屆三中全會: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十九大: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二十屆三中全會: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2012年至2023年,我國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國;國內生產總值從51.9萬億元增至126.1萬億元。
截至2023年底,各類經營主體數量超過1.84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突破1.24億戶。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使用外資第二大國、對外投資第一大國,是近200個經濟體的主要貿易伙伴。
政治體制改革
2018/2023年先后開展兩輪大規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適應新形勢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不斷健全。
改革涉及中央一級部門100多個,省市縣鄉鎮四級統籌推進,覆蓋黨政軍群企事各類機構。
文化體制改革
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推動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發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快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
社會體制改革
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在收入分配、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養老托育、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領域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長足進展,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2015年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形成了頂層設計。環保督察、河長制、國家公園、生態文明機構改革等改革舉措陸續面世。
建立實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積極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作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國家安全體制改革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設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建立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和應急管理機制。
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重大理念,頂住和反擊外部極端打壓遏制,開展涉港、涉臺、涉疆、涉藏、涉海等斗爭,有效維護國家安全。
通過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
黨的建設體制改革
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強化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職能作用。
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持之以恒糾治“四風”。
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推動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
通過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引領和保障作用充分發揮,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
(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四個迫切需要
1.完成中心任務的迫切需要
不斷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2.實現總目標的迫切需要
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3.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
市場體系仍不健全,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尚未完全理順,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產業體系整體大而不強、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狀況沒有根本改變。
4.應對風險挑戰的迫切需要
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笔录S時可能發生。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