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與法律風險防范
主講:楊映月
? 目錄
一、公司治理概述
二、內部治理:股東治理與經理治理
三、內部治理:如何進行有效監督和激勵?
四、外部治理:三道防線
五、法律風險防范
一、公司治理概述
從2024年兩會期間,資本市場轉向談起
證監會新任主席吳清首次公開接受中外媒體采訪,兩句話:
“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證監會最重要的中心任務,可以說沒有之一。這也是資本市場監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體現?!?/span>
“證監會目前正在突出抓的三件事之一是推動分紅?!?/span>
中國資本市場從更側重融資功能轉向以投資者為本,關注財富分配。
恒大地產被罰41.75億元,許家印等,終身禁入!
3月18日,上交所官網披露的債券公告顯示,因公司債券涉嫌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證監會擬決定對恒大地產處以41.75億元的罰款,并決定對該公司時任董事長許家印、中國恒大集團時任董事局副主席兼總裁夏海鈞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恒大地產通過提前確認收入方式財務造假,導致2019年恒大地產虛增收入2 139.8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50.14%,對應虛增成本1 732.67億元,虛增利潤407.22億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63.31%;
2020年恒大地產虛增收入3 501.57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78.54%,對應虛增成本2 988.68億元,虛增利潤512.89億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86.88%。
恒大地產公開發行公司債券還涉嫌欺詐發行。
證監會還表示,許家印決策并組織實施財務造假,手段特別惡劣,情節特別嚴重,夏海鈞組織安排編制虛假財務報告,手段特別惡劣,情節特別嚴重,根據《證券法》相關規定,證監會擬決定對許家印、夏海鈞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公司治理的內外部力量
安然公司管理層在三、四年間虛報6億美元利潤,推高股價,拋售股票獲得超額收益。
導致公司破產,員工失業,股東損失達12億美元。
職業經理人制度的缺陷:股東與經理人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對稱。
什么是“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定義:關于權力和利益安排的一套頂層制度設計,是人類社會為彌補和修正不完美的公司制度、對沖自己的人性風險,逐步探索的智慧。
委托代理問題
公司治理一邊要保護股東利益,制約經理控制權;一邊要確保經理有足夠的權力和利益,動力創造價值。
二、內部治理:股東治理與經理治理
(一)內部治理:股東治理
張勇夫婦與施永宏夫婦,各占50%合伙;
張勇提出對方轉讓給自己18%股權;
施永宏轉讓18%股權(約合上億價值),剩余股份價值255億港元;
契約不完全:合同不能把未來所有情況都納入考慮。
股權的本質
股權的本質是公司的產權,包括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剩余索取權必須要和控制權對應。
剩余索取權:股東有權分享公司利潤的剩余部分,這是對股東的激勵機制,使他們有動力將公司做好。
剩余控制權:股東擁有對公司重大決策的表決權,包括公司上市、合并、分立等。
根據《公司法》設置三條股權生死線
1.2/3絕對控制權:公司所有重大事項可以表決通過。比如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變更等。
2.1/2相對控制權:基本所有普通事項在股東會議可以表決。
3.1/3重大事項一票否決權。
如何設置股權,避免踩雷?
1.平均分配股權。誰也不服誰,造成決策僵局。小股東可以左右局勢。結合個人在公司中發揮的作用配置合理的股權。兩個人創業,一人拿67%以上,三四人,有人拿51%以上。
2.混淆股東類型。管理股東和投資股東,誰更偏重于經營管理,股權就傾向誰。管理股東可以出小錢,占大股;投資股東應該出大錢,占小股,這樣可以保證管理股東受到激勵,投資股東也才能賺到錢。
3.急于分配股權。建議在合伙之初就設計對股權的動態調整機制。
合伙股東認識到股權分配要基于未來,可以設計退出機制。
分批成熟:vesting,30%分3年一年10%給予??梢愿鶕r間或項目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