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專業拓展知識> 財經相關法規

加強財稅支持政策落實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主講老師:田巖超 課程時長:00:23:30 13377人已學

加強財稅支持政策落實,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主講:田巖超
? 目錄
一、政策背景
二、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減輕小微企業稅費負擔
三、強化財政金融政策協同,保障中小企業融資需求
四、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五、落實政府采購、穩崗就業等扶持政策,助力中小企業加快發展
六、健全工作機制和管理制度,提高財稅政策效能
一、政策背景
(一)政策的基本情況
1.關于加強財稅支持政策落實 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 財預〔2023〕76號
2.層級:國家級發文系統:財政發文日期:2023-08-20所在行業:全部行業
(二)中小企業的重要性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單元,而中小企業在基本單元中占據了絕大多數。近年來,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和貢獻度日益凸顯。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力就業。
(三)中小企業的困境
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通過對國民經濟八大行業的3 000家中小企業進行調查,利用中小企業對本行業運行和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判斷和預期數據編制而成,是反映中小企業經濟運行狀況的綜合指數。(1)100為指數的景氣臨界值,表明經濟狀況變化不大;(2)100-200為景氣區間,表明經濟狀況趨于上升或改善,越接近200景氣度越高;(3)0-100為不景氣區間,表明經濟狀況趨于下降或惡化,越接近0景氣度越低。
1.市場仍須提振。市場需求低迷、企業訂單下降、生產回落、市場不穩。
2.成本止跌回升。受地緣政治影響,國際市場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原材料價格震蕩上行。
3.資金緊張狀況有所抬頭。央行多措并舉“精準滴灌”中小企業,但資金進入中小企業的渠道仍然不暢,小微企業融資難,賬款拖欠,現金流緊張。
4.勞動力市場供應下降,需求上升。
5.企業效益狀況仍然不佳。近期各地疫情高發,原材料價格重回上升區間,加之市場需求不足,企業生產經營困難。
二、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減輕小微企業稅費負擔
(一)及時足額兌現減稅降費政策
在認真落實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全面落實對小微企業的精準稅費優惠政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弱政策力度,確保把該減的稅費減到位,持續發揮各項稅費優惠的政策效能,為小微企業發展添活力、增動能。
(二)堅決防止征收過頭稅費
1.各地區要依法依規組織財政收入,及時公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在目錄以外不得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擴大征收范圍、提高征收標準。
2.要加強涉企收費管理,規范行業協會和中介機構收費項目,嚴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密切關注財政收入征收工作開展情況,對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零容忍”,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問責一起。
案例1
 河北省霸州市根據國辦督查室的通報,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10月1日-12月6日,霸州市15個鄉鎮(街道、開發區)入庫和未入庫罰沒收入6 718.37萬元,是1-9月罰沒收入的11倍,涉及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 547家,平均每家罰款、收費2.64萬元。11月份,13個鄉鎮(街道、開發區)出現明顯的運動式執法,當月入庫罰沒收入4 729.57萬元,是1-9月月均罰沒收入的80倍。通報稱,霸州市此次出現的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手法五花八門,逐利特征明顯。
三、強化財政金融政策協同,保障中小企業融資需求
(一)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
1.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工等重點就業群體申請的貸款,由創業擔保貸款擔保基金提供擔保,財政部門給予貸款實際利率一定比例的財政貼息。
2.各地區可結合實際擴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范圍,提高貸款額度上限、貸款利率上限。
案例2
 黑龍江大慶市有關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個人貸款最高額度40萬(合伙創業最高額度400萬);小微企業最高額度600萬;政府財政貼息50%。
高校在校生全額免息。
(二)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
1.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體系引領作用,穩定再擔保業務規模,引導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等經營主體的融資增信支持。
2.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優化銀擔“總對總”批量擔保合作模式。
3.推進融資擔保業務數據標準化、規范化,強化銀擔、銀企信息共享,引領體系內機構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升財政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質效。
案例3
 如北京市融資擔保措施。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在前期確定第一批17家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名單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融資擔?;鸺瘓F核心平臺作用,以股權投資和政策實施為紐帶,加強資源統籌,聚焦支小支農融資擔保主業,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
(三)支持地方打造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
1.中央財政實施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獎補政策,引導地方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2.示范區可將中央財政獎補資金統籌用于支小支農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等方面,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效應,促進普惠金融服務增量擴面、降本增效。
案例4
 2023年9月26日,財政部發布《關于公布2023年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名單的通知》,2023年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共有86個,包括北京市東城區、豐臺區,天津市濱海新區、津南區等。
按照相關規定,中央財政分檔對各省進行獎補,支持各省確定的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自主開展工作。每省每年自主確定1-3個示范區,示范區可以為省會城市或所轄縣區、地級市、縣、縣級市和區、國家級新區等。各省可自主確定今后年度示范區是否重復為同一地區。中央財政每年從申報的計劃單列市中根據績效考核分數擇優確定3個為示范區。
四、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一)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1.中央財政繼續通過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并已經下達有關預算。
2.各地財政部門要抓緊向納入支持范圍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撥付資金,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促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等。
案例5
 依據《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1-202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下簡稱重點“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這些企業發揮示范作用,并通過支持部分國家(或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以下簡稱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強化服務水平,聚集資金、人才和技術等資源,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二)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1.中央財政將選擇部分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并給予定額獎補。
2.有關地方財政部門要統籌利用中央獎補資金,選取重點行業和相關中小企業,遴選數字化服務商開發集成“小快輕準”的數字化服務和產品,供企業自愿選擇,解決中小企業“不敢轉”、“不愿轉”、“不會轉”的問題,推動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案例6
 根據《關于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財建〔2023〕117號文件。中央財政對試點城市給予定額獎勵。其中,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兵團獎補資金總額不超過1.5億元,其他地級市、直轄市所轄區縣獎補資金總額不超過1億元。每個城市試點期兩年,對于首批試點城市,自實施方案批復之日起至2024年12月為實施期第一年,自2025年1月至2025年12月為實施期第二年。獎補資金分期撥付。
(三)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
1.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將繼續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
2.地方設立的相關政府投資基金,應在規定的投資范圍內,按照市場化原則,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項目加大投資支持力度,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案例7
 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在2023年公開遴選種子基金管理機構,該基金重點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裝備制造產業。此外,手握巨資的頭部GP紅杉、高瓴等近年紛紛入局,高瓴推出“Aseed+”種子計劃,紅杉、源碼也相繼推出種子基金。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