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公需課程> 科學發展

數字中國背景下的數字治理

主講老師:尹巧蕊 課程時長:00:51:26 9617人已學

隨著“數字中國”概念的提出到發展,再到提出建設“數字中國”的戰略構想,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如今“數字中國”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發展面臨的時代主題。數字治理就是在當前新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新概念,新產物。 本次課程共分四個部分展開講解,首先是對“數字治理”的解讀,了解什么是數字治理;其次是對數字治理的“雙刃劍”效應進行講解,給大家分析了數字治理的優勢和隱患;第三方面講解了數字治理中的“數字權力”限度與“數字人權”彰顯,主要是對公權力和公民私有性權利在數字治理下對決以及呈現方式;最后講解了以數字正義升級數字時代的社會公正。 尹巧蕊老師,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法理學、法社會學、司法行政制度、部門法等方面研究。多次為政府機關、司法行政部門、教育局、企業管理機構等相關從業人員進行培訓。課程氛圍輕松,講解生動細致,寓教于樂。

數字中國背景下的數字治理

主講:尹巧蕊

【回首】數字中國是共享新機遇、共創新動力、共促新發展的新時代主題

上世紀末期,數字地球概念的提出讓人們意識到,利用數字技術和方法將地球及其上的活動和環境的時空變化數據構成一個全球的數字模型,可以使人們快速、直觀完整地了解我們所在的這顆星球。

2009年,我國地理信息領域已率先開始勾勒數字中國的藍圖,推動了信息化基礎設施迅速發展。

201512月,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首次正式提出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的倡議。

20171018日,黨的十九大報告正式提出建設數字中國的戰略構想。

202010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文件,正式將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寫入其中,標志著數字中國建設進入全面加速期。

2021年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中闡述了數字中國包含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及數字生態等內涵。

202212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簡稱《數據二十條》),已從數字產權、流通交易、數據分配和數據治理四個維度系統化布局我國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并提出建立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等數據三權分置的運行機制。

2022819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取得五大顯著成就。

  • 數字中國背景下的數字治理

  • 三、數字治理中的“數字權力”限度與“數字人權”彰顯

  • 四、以“數字正義”升級數字時代的社會公正

  • 二、數字治理的“雙刃劍”效應

  • 數字中國北京下的數字治理

  • 一、 解讀“數字治理”

  • 二、 數字治理的 “雙刃劍”效應

  • 【回首】

  • 【正視(守望)】

  • 【展望】

  •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