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基本準則》解讀
主講:王保平
? 目錄
一、資產評估準則的相關背景闡釋
二、資產評估基本準則之專業闡釋
三、資產評估基本準則之比較研究
一、資產評估準則的相關背景闡釋
(一)資產評估準則的建設進程
(二)我國資產評估準則體系介紹
(三)《資產評估基本準則》的作用
(一)資產評估準則的建設進程
1.資產評估準則簡介
評估準則是評估行業規范發展的重要基礎,是資產評估機構和資產評估專業人員開展資產評估業務的行為標準,是監管部門評價資產評估業務質量的重要尺度,是評估報告使用人理解資產評估結論的重要依據。
近二十年來,財政部和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簡稱中評協)借鑒國際評估行業經驗,組織推動我國資產評估準則建設,已經建成較為完善的資產評估準則體系。這些準則規定了評估執業行為和職業道德行為的要求,覆蓋了主要市場領域和主要執業流程,實現了與國際評估準則在基本專業理念、主要技術方法、重要專業術語等方面的趨同。
2.資產評估準則的發展
2001年,財政部發布《資產評估準則一一無形資產》,這是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的第一項準則,標志著我國資產評估準則建設邁出了第一步。2004年,財政部發布《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和《資產評估職業道德準則——基本準則》。兩項基本準則確立了我國資產評估準則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奠定了整個資產評估準則體系的基礎。
2007年,涉及主要評估程序和主要執業領域的資產評估準則基本建成,初步構建了資產評估準則體系。2007年11月,財政部發布了中國資產評估準則體系。此后,在資產評估準則體系規劃下,我國資產評估準則建設繼續緊跟市場和執業需求,有序協調發展。截至2016年,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包括業務準則和職業道德準則兩部分,共計28項準則。
2016年,《資產評估法》規定了評估準則的制定和實施方式,并對資產評估準則的規范主體、重要術語、評估程序、評估方法以及評估報告等內容作出了規定。
為貫徹落實《資產評估法》,財政部和中評協于2017年對資產評估準則進行了全面修訂后重新發布,構建了包括1項基本準則、1項職業道德準則和25項執業準則在內的新的資產評估準則體系。2018年,中評協對資產評估報告、資產評估程序、資產評估檔案及企業價值四項執業準則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并重新發布。
目前,我國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已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適應了資產評估執業、監管和使用需求,與國際主要評估準則體系實現了趨同。
3.我國資產評估準則的制定機制
(1)制定主體
《資產評估法》規定國務院有關評估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制定評估基本準則和評估行業監督管理辦法;評估行業協會依據評估基本準則制定評估執業準則和職業道德準則。
財政部作為資產評估行業的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制定資產評估基本準則。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作為資產評估行業的自律管理組織,負責依據資產評估基本準則制定資產評估執業準則和資產評估職業道德準則。
(2)咨詢組織
為保證資產評估準則制定工作的順利進行,財政部組織成立了資產評估準則委員會,中評協組織成立了資產評估準則技術委員會。兩個委員會的委員都來自資產評估行政管理部門、資產評估業務監管部門、資產評估行業協會、資產評估執業界、企業界和科研院校。
兩個委員會主要職能包括:審議擬發布的資產評估準則;對資產評估準則的體系、體例、結構、立項等提供咨詢意見;對資產評估準則涉及的重大或專業性問題提供咨詢意見;對資產評估準則的具體實施提供咨詢意見;組織資產評估準則相關專題研究;推動資產評估準則國際交流等。
(3)制定程序
中評協對資產評估準則制定程序作出了規定。準則的制定過程分為立項、起草、公開征求意見、審議和發布五個階段。資產評估基本準則由財政部組織公開征求意見,資產評估執業準則和資產評估職業道德準則由中評協向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業務監督部門、評估機構、資產評估師、評估報告使用人和社會其他各方公開征求意見。項目起草組根據反饋意見對征求意見稿進行修改,形成審議稿。中評協將審議稿提交相關準則委員會審議,并根據委員會審議意見修改形成擬發稿。資產評估基本準則報財政部審定后,由財政部發布。資產評估執業準則和資產評估職業道德準則由中評協發布。
(4)更新機制
財政部和中評協對我國資產評估準則進行了多次修訂。目前,已經初步建立了資產評估準則動態更新機制,由中評協在財政部的指導下結合執業需求和監管需求,及時制定新的資產評估準則項目,對已發布的資產評估準則不定期進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