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專業拓展知識> 金融基礎

新金融工具準則對銀行業會計核算影響分析

主講老師:李莎 課程時長:00:48:11 10650人已學

二、新金融工具準則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新金融工具準則的內容變化分析
1 準則中金融資產的分類變化
(1)資產分類在新金融工具的準則中產生了一些變化:即從“四分類”轉變成了“三分類”。根據舊準則中的金融資產的分類來看,主要是有根據管理方式來將金融資產進行分類。大致的內容有:具有公允價值計量并且滿足其變動能夠計入當期損益的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到期投資、應收款項和貸款這四種。
(2)從新金融工具的準則分析,其劃分依據主要是根據業務模式和其中的現金流量來進行分類,金融資產分類為以下三種: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并且滿足其變動能夠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以及以公允價值計量并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這三大類金融資產。
2 準則中金融資產的重分類變化
(1)根據舊金融工具準則中的重分類情況來看,“四分類”中的當期損益、到期投資、應收款項和貸款、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這四個部分不能夠隨意互相進行重分類。具體來看主要是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不能夠再次重分類進入其他三項金融工具的分類之中,而這三項金融工具也不得以重分類的方式進入到以公允價值計量的當期損益之中;應收款項和貸款不能夠隨意重分類進入到期投資和出售金融資產之中;但是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以重分類進入到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
(2)根據新金融工具的準則來看,重點在于企業在改善自身業務模式時,也應當對相關的金融資產進行重分類,而經過合計整合,重分類基本可以分為六種,與舊金融資產分類相比則增加了兩種。
3準則中金融資產減值計提發生變化
(1)以新金融工具的準則為基準來進行分析可得,它所包含的減值金融資產除去貸款和投資等類別之外,還包含著對貸款項目的承諾與擔保合同等方面的內容。從這一角度分析可以得知,商業銀行的減值計提范疇應當囊括貸款承諾、擔保合同、信用證等方面的內容。以上是從減值計提的范疇來進行分析的。而從減值模型的角度來看,該點是新金融工具準則更改內容中的重點所在。
(2)新金融工具準則相較于舊準則來說改變了以往的已損失模型,更為側重以預期的損失模式來對減值模型進行模擬預測。該方式的優點較為明顯,它能夠以更為及時的姿態來對計提減值進行處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見性,能夠充分地對金融資產的防控風險方面進行及時的把控 。
(二)新金融工具準則對商業銀行運行的影響
1金融工具的分類計量對銀行的影響
在新準則下,商業銀行中金融資產的分類計量模式的更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金融資產的重新分類;
第二,對特定業務的計量模式進行更改;
第三,對商業銀行的財務信息報表進行披露。
從第一個方面來看,金融資產的重新分類在新準則實行之后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2)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3)存在可變利率或者提前還款的狀況可列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當中。
(4)可供出售權益工具和可供出售的債務工具。從第二個方面來看,發生的改變主要有以票據貼現、以股抵債等的計入到其他綜合收益當中。從第三個方面來看,主要是財報表信息的披露要按照新金融工具準則中的計量進行分類披露,方便準則運行的轉換。
2減值計提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在新金融工具的準則中,預期模型的使用能夠根據當前業務辦理狀況和資產情況來對未來的信用風險進行有效評估,其中具體包括了不同階段的計提方式應當被用到怎樣的金融工具減值過程中。除此之外,前瞻性的信息獲得對于擬定戰略和方案、為減值準備提供更為有效的策略。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下,商業銀行的減值計提準備金也會相應有所增加,以此來預防更多的風險。
3風險管理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風險管理的能力體現著銀行的綜合判斷能力,也從側面體現其面對金融市場變化的應變能力。從風險管理的策略和能力來看,偏向穩健性的管理類型的銀行機構在實際遇到積極性的狀況時,會采取相對于積極型的風險管理策略更為謹慎的方案,由此其確認的減值金額可能會更大。除此之外,預期損失模型所運用的風險識別能力、風險評估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都是影響減值金額重要的關鍵點所在,因此將會影響減值模型的合理性。
(三)新金融工具準則實施后的應對策略
1分析新金融工具準則,制定相關處理方案
針對實施的新金融工具,商業銀行必須對此有正確的認識以及深入的研究,預測管理和運營中可能會出現的現象,制定全面的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夠對綜合業務進行科學、系統地評估。從應對方法上看,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不斷調整優化當下的財務會計科目體系,以此來滿足、適應新金融工具所提出的“三分類”要求;第二,構建新型的減值計提模型,從調整模型入手,從原有的五級貸款分類基礎上重新改進減值計提模型,進而評估數據的可靠性和使用程度。
2加強內部分工協作,增強風險管理控制
銀行機構內部各條線部門的分工協作對于強化風險管理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實際的實施角度來看,良好的分工協作能夠首先對風險管理過程中的流程和模型進行統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信用管理在各個業務部門的滲透程度?;诖耍虡I銀行應當首要關注數據的可靠性和科學性,加強風險管理部門與商業銀行其他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作。
3切實服務于實體經濟,杜絕經濟機構空轉
(1)從新金融工具實施的效果來看,它能夠讓商業銀行金融資產的分類更為客觀可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商業銀行的利潤不被竊取,不斷加固預期損失模型,但這對于提升商業銀行創造整體利潤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2)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的根本要服務于實體經濟的發展,確保資金真正地用到實處,避免“脫實向虛”,能夠將資金真正地投入到生產制造業之中、對我國未來社會發展進步起到重要作用的行業和企業之中,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實際作用。除此之外,實施新金融工具準則,能夠更加規范商業銀行金融資產的業務管理,也是加強金融風險防范的重要內容。
總之,新金融工具準則的實施對于商業銀行的運行影響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的。因此,在新準則的實施過程中,必須要對其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全方位分析。商業銀行在管理和運營的過程中,應當從全局性、系統性來對新金融工具準則進行科學把控。從細節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的不同選擇和操作將會對其自身產生一定的差異。
案例3
 從當前來看,自該準則施行以來,較多的商業銀行已經逐漸完成了準則的轉換適應工作,然而,執行新準則對商業銀行將會持續不斷地產生影響。如何利用新準則來探求出適合自己銀行發展的特色,更好提高管理和運行水平,是適應新準則轉換發展的關鍵。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