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實踐總結:遠程審計在實踐中的四個策略要點
策略要點一:構建遠程審計制度保障體系
如:有針對性地對遠程審計計劃、實施方案、復核測試、流程記錄、證據形式、檔案管理等全過程明確要求。
財務賬項信息、內部控制文件、關鍵業務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是開展遠程審計分析工作的基礎。當出現資料篡改痕跡或業務虛假、提供資料超過一定期限影響對某具體時點的判斷、資料質量達不到審計人員遠程分析要求等情況時,明確對應情況下的責任處理處罰措施,防止推諉、隱匿事項的發生,提升保障遠程審計有效實施的配合力度,降低審計風險。
策略要點二:基于智慧審計平臺實現數據貫通
1.提高遠程審計效果和質量的當務之急是實現內部系統的兼容性和集成性,實現審計、財務、資金、資產、人力資源、銷售、采購等操作系統接口的統一交互和搭建。
2.對審計人員開放相應查詢或操作權限,以穿透被審計單位各層級數據,對數據全范圍多維度實現遠程查詢和分析,實現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敏感信息點,在防止越權操作的同時,杜絕篡改、虛假事件的發生。
1.信息化部門針對相關數據信息傳遞搭建連接并進行保護,嚴格避免使用非加密的公共網絡。
2.設置安全性較高的企業化專屬郵箱或者集團化內網通訊插件等媒介,設置統一域名,個人登錄相關軟件后會增加水印功能,倘若資料出現泄漏,可以點對點找到相關經辦人員,提醒其注意防范風險或進行追責處理。
策略要點三:推進“遠程+現場”融合思路
對于真實性問題,僅通過視頻判斷與實際情況是否一致是不夠的,有條件的情況下需要現場予以確認。(比如,現金、資產、存貨、耗材的盤點情況,倉儲保管及出入庫內部控制情況,主要合同簽訂簽署要素是否完備等情況。)
對于線索類問題,遠程審計對相關數據的分析、事項的梳理,需要在現場審計過程中結合實際資料證實是否履行到位。(比如,設備采購詢比價或公開招投標是否資料完備,有無先實施后招標、違規串標的行為,是否存在報廢、核銷資產未履行審批手續,低價處置、虛假核銷及違規轉移國有資產的情況。)
對于遠程審計無法開展的問題,需要在現場審計階段對相關的原始資料進行檢查,確保審計范圍完整,達到查缺補漏的作用。(比如,“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的會議記錄原件,涉及薪酬或補貼補助類涉密材料原件,財務原始憑證及相關原始票據等,從而降低審計風險。)
策略要點四:著力強化復合型人才隊伍建設
1.改變傳統審計思路,不斷深化審計專業素質,探索并掌握信息化數據分析處理方法,提高審計風險點的捕獲能力,從不同業務類型中總結提升實踐經驗。
2.建立信息化審計人才梯隊,按遠程審計經驗劃分高、中、初級,采用“傳幫帶”模式,保障專業素質的穩步提升。
1.制訂信息化審計內容相關培訓計劃,聘請專業人士定期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課程,培養人員對信息化技術的思考能力和運用技能。
2.將數據分析處理能力、技術方法與審計成果的關聯度納入績效考核,形成激發審計人員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