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反腐倡廉。正像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所指出的:我們開展了史無前例的反腐敗斗爭,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使命擔當祛疴治亂,“打虎”“拍蠅”“獵狐”多管齊下,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消除了黨、國家、軍隊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
本次課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中國共產黨百年反腐倡廉的歷史實踐、在自我革命中堅守初心使命、在堅守初心中保持清正廉潔。講述了從建黨初期到今天,為了反腐作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取得的豐碩成果。老師講解娓娓道來,同時為了更好的展示黨對反腐的重視,精心選取從了建黨至今天的代表性案例。
劉建濤,博士、副教授。曾在保定市委宣傳部理論處掛職副處長。近年來,為農信社、保定市稅務局、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保定消防支隊等進行多次理論宣講,主持或參與省部級、市廳級科研項目十余項,在《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當代中國價值觀研究》、《蘇州科技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
于都事件——中央蘇區反腐敗斗爭中的第一大窩案
中央蘇區時期,最大的貪污案件當數于都事件。其涉及面之廣、涉案人員之多、影響之大,足以使于都事件成為中央蘇區“驚天第一案”。于都盛產糧食,又是粵贛省比較有斗爭歷史和群眾基礎的縣,本應成為蘇區各項建設的典范。然而,于都縣的主要領導,工作敷衍,投機牟利,貪污腐化,喪失政治立場,對人民群眾的利益漠不關心,致使于都縣出現了貪贓枉法的窩案。于都縣貪污案件種類繁多,貪污分子從縣蘇維埃政府主席、部長以至鄉代表,幾乎每個機關都有。于都貪污案的案件類型主要有:第一,造假賬冒領公款。第二,貪污公款做生意。第三,貪污公款與公物。
中央蘇區反腐敗斗爭典型案例查處的經驗總結
毛澤東指出:“腐敗不清除,蘇維埃旗幟就打不下去,共產黨就會失去威望和民心!與貪污腐化作斗爭,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天職,誰也阻擋不了!”
中央蘇區時期,黨領導的反腐敗斗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著力查處大案要案,樹立反腐敗斗爭的典型。對于一些大案要案的處理,都是中央直接查處,主要領導親自過問,甚至親赴事發地點調查取證。在左祥云案件的處理過程中,毛澤東下令扣押左祥云,并責令中央工農檢查部把此案查個水落石出。中
央工農檢查部接到有關瑞金縣蘇維埃腐敗問題的群眾舉報后,部長何叔衡安排副部長高自立帶隊,到瑞金調查案情。高自立甚至到縣蘇維埃食堂做學徒,以獲取證據,使“京城”巨貪案得以破獲。中央發現于都的嚴重問題時,曾派臨時中央政府副主席項英到于都檢查工作并開展斗爭。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反腐敗斗爭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結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已經從一個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轉變成為在全國執政并長期執政的黨,這一階段,黨領導人民建立并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通過三大改造完成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建設全面展開。
執政方位的歷史性轉變,使得黨內干部開始出現居功自傲、貪腐享樂、揮霍國家資產的現象。針對黨政機關內部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問題,黨把防止黨內干部滋生腐敗作為鞏固黨執政地位的重要考量,在拒腐防變、正風肅紀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1951年11月,在支援抗美援朝戰爭和國內重點項目建設而開展的增產節約運動中出現黨員干部貪污蛻化的現象,引起了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高度重視。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向全黨提出警告:“一切從事國家工作、黨務工作和人民團體工作的黨員,利用職權實行貪污和實行浪費,都是嚴重的犯罪行為。”黨的方針是:對貪腐分子輕者要批評教育,嚴重者必須撤職查辦,直至槍斃一批最嚴重的貪污犯。
1951年,歷時三年的以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為主的“三反”運動在全黨范圍內展開?!叭础边\動中發現貪腐分子的重大違法活動,多與不法資本家的拉攏腐蝕有密切關系,其共同特點是私商和干部中的蛻化分子相勾結,共同盜竊國家財產。鑒于這種嚴重情況,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發出在大中城市開展“五反”斗爭(在全國工商業中開展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和反盜竊經濟情報的運動。)的指示,向著違法的資本家開展堅決徹底的斗爭。
新中國"反腐第一刀"--劉青山、張子善腐敗案
劉青山,1914年生,出身貧苦家庭。193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參加高蠡暴動。1937年10月,劉青山被選送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41年3月,劉青山先后任中共大城縣委書記、任河縣縣委書記,日偽曾以1500塊大洋懸賞捉拿他。1945年10月任冀中中共八地委書記兼任冀中軍區第八軍分區政治委員、地委黨校校長。1949年9月任中共天津地委書記,1951年8月任石家莊市委第一副書記。
張子善,1914年生,自幼家境貧寒,“九一八”事變后,曾參與組織愛國學生上街游行,宣傳抗日救亡。193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受到嚴刑拷打,一直沒有動搖和屈服,“七七事變”爆發時趁亂越獄逃出敵人魔爪。先后擔任中共獻縣縣委書記、冀中八地委組織部長、冀中十地委書記。1949年8月,先后任天津地委副書記兼專署專員,中共天津地委書記。
1950年至1951年。二人在擔任天津地區領導期間,盜竊地方糧款289151萬元(注舊幣1萬元合新幣1元)、防汛水利???0億元(還10億元)、救災糧款4億元、干部家屬救濟糧款14000萬元,克扣修理機場民工供應補助糧款54330萬元,賺取治河民工供應糧款37473萬元。此外還以修建為名騙取銀行貸款60億元,從事非法經營。以上共計1554954萬元。在獲非法暴利、大量貪污之后,任意揮霍,過著極度腐化的生活。劉青山甚至吸食毒品成癮。經調查,劉青山貪污達1.84億元(舊幣),張子善貪污達1.94億元(舊幣)。
一位劉青山、張子善的老領導、時任天津市委主要負責人的老革命找到了薄一波。求情說,劉、張雖然錯誤嚴重,罪有應得,當判重刑,但考慮到他們在戰爭年代出生入死,有過功勞,在干部中影響較大,是否可以不要槍斃,給他們一個改造的機會。毛澤東在聽了意見后說:“正因為他們兩人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要下決心處決他們。只有處決他們,才可能挽救二十個、兩百個、兩千個、兩萬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干部。”
而后,毛澤東對身邊工作人員下了命令:“凡是為劉青山、張子善講情的人,我一律不見!”1952年2月10日,劉青山、張子善貪污案公審大會在保定市體育場舉行。2萬余人參加了大會。河北省委通過廣播,現場直播了公審大會,幾百萬干部群眾聽到了正義的審判。
借鑒和啟示
一是要把反腐倡廉作為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常抓不懈。劉、張貪污案發生于建國之初,此時,我們黨面臨著恢復國民經濟的嚴峻考驗,更面臨著“進京趕考”的執政考驗。建國初期黨政軍機關內部的腐敗現象已呈現出蔓延趨勢?! ?/span>
二是要堅持以教育為主,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基礎。從劉、張腐化墮落原因看,主要是他們逐漸放棄了主觀世界的改造,理想信念動搖。劉青山就常說:“老子們拼命打下了天下,享受些又怎樣?”張子善也時常以“英明領袖張專員”自居。
三是要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度建設,從源頭上堵塞腐敗的漏洞。當年,劉、張二人只需要一張手寫的白條就能動用數億數十億的公款。案發前,他們銷毀了大量的這類白條。為了毀滅貪污揮霍的證據,張子善曾在1951年7月一次就銷毀單據387張。
四是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作用。劉、張貪污案的查處極大地警醒了全黨,震驚了世人,對當時的社會風氣起到振聾發聵、扶正祛邪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