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專業拓展知識> 審計基礎
主講老師:張威 課程時長:00:33:42 12334人已學
資深內審的必備分析方法
主講:張威
? 目錄
一、分析性技術概述
二、分析性技術的方法
三、分析性技術的實際應用
一、分析性技術概述
(一)分析性技術的概念
分析性審計程序是一種審計方法,也被稱為分析性程序,是指審計人員通過分析和比較信息(包括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之間的關系或計算相關的比率,以確定審計重點、獲取審計證據和支持審計結論的一種審計方法。
施行分析性程序的主要目的是獲取信息的合理性,內容包括當期的信息與前期的相似信息比較;當期的財務和經營信息與預測比較;本部門信息與其他部門的相似信息比較;財務信息與相應的非財務信息的比較(如工資費用與員工數量的比較等);信息各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的比較(如利息支出變化和負債結構變化的比較等)。
執行分析性程序是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中合理運用職業判斷的充分體現。審計人員在使用分析性技術的過程中會受幾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由于內部審計風險的存在,內部審計人員必須時刻關注審計質量,盡可能地執行較大范圍的審計測試,收集充分的審計證據;另一方面,又必須考慮審計成本。職業審慎提醒審計人員,絕不能以犧牲審計質量來換取審計成本的降低。在保證審計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審計成本的方法只能是提高審計工作效率。而分析性程序提供了一種效率高并且效果好的工具來評估審計工作中收集到的信息。
此外,現代審計采用抽樣審計方法,在抽樣審計中,確定審計程序的實施及合理的樣本量,分析樣本誤差、評價樣本結果、合理推斷總體特征等一系列過程無一不需要分析判斷,這也使分析性程序的運用成為必要。因此,分析性審計程序的運用對內部審計人員在內部審計工作中提高質量和效率均有重要意義。
(二)分析性技術的特點
分析性審計程序既可以降低審計成本,又可以提高審計效率,分析性審計程序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分析性審計程序是獲得審計證據更為客觀的方法
分析性審計程序的運用是基礎會計信息以及非會計信息之間的內在關系,其內在關系是客觀存在的,在一般情況下,這種關系也是穩定的。只要注冊會計師分析得當,從分析性程序中發揮其自身的創造力,運用自身的職業判斷,分析性審計程序就可以提供更為客觀的審計證據,也能夠對審計對象業務中的關鍵因素和主要關系做更好的理解,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報表數據的潛在關系,為以后的審計工作提供指導。
2.分析性審計程序可以節省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
分析性程序可以耗費更少的審計資源并提供相同的或者相對更好的審計證據。分析性程序有時會被描述成發現和形成證據的技術,與傳統的會計報表細節抽樣審計方法是不同的。分析性審計程序是利用信息間的內在關系來判斷數據的合理性的,并不局限于審計對象的財務報表,而細節抽樣方法主要是通過對存在的證據進行收集以及檢查來證實注冊會計師的判斷的,兩者相比,其成本是不同的。分析性審計程序通過模型的構建以及會計師的經驗和知識就可以判斷,可以大大地節省審計資源,而且在電算化的時代,分析性審計程序的優勢能夠通過利用電腦發揮出來,在節省審計資源的基礎上也可以大大提高審計效率。
(三)分析性技術的作用
分析性技術在獲取審計證據以及形成審計結論的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可以確定各種數據之間的關系;
2.能夠確認期望發生的變化是否發生;
3.能夠確認是否存在異常變化。只要發現異常變化,則內部審計師必須了解異常變化發生的原因,對該變化是否是錯誤行為、違法行為、違規行為、不正常交易或事件以及會計核算方法導致的后果進行確認;
4.能夠識別潛在的錯誤;
5.能夠發現潛在的違規或違法行為;
6.能夠識別其他不經常或不重復發生的交易或事件。
一、分析性技術概述
二、分析性技術的方法
三、分析性技術的實際應用
相關課程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