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會計在線> 繼續教育> 全部課程> 公需課程> 國策黨建
主講老師:張洪吉 課程時長:00:49:12 14991人已學
兵團精神、胡楊精神、老兵精神及其踐行
主講:張洪吉
? 目 錄
一、兵團精神形成的實踐基礎
二、兵團精神的內涵與解析
三、胡楊精神的內涵與解析
四、老兵精神的內涵與解析
五、民族精神是孕育土壤
六、建黨精神是源頭
七、結語:踐行兵團精神、胡楊精神、老兵精神
一、兵團精神形成的實踐基礎
(一)兵團精神形成的實踐基礎
(二)兵團精神形成和發展的三個階段
(三)兵團精神內容的與時俱進
(一)兵團精神形成的實踐基礎
1.兵團精神是歷代屯田戍邊精神的延續
新疆屯田戍邊事業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歷經東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元、明、清2000余年,沿襲至今。
為了保衛邊疆,管理新疆,各個朝代都采取了措施,并設立了統治機關。
公元前60年,在烏壘城(今輪臺縣境內)建立西域都護府,正式在西域設官、駐軍、推行政令,開始行使國家主權,并任命鄭吉為第一任西域都護??芍^“漢之號令西域矣,始自張騫而成于鄭吉”
西晉時期,設立戊己校尉和西域長史;
唐朝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迎接土爾扈特部的回歸,派兵在新疆各地駐防,并于1762年,在新疆設伊犁將軍,管理新疆地方軍政事務。
新疆屯田事業源遠流長。
公元前101年,西漢設立使者校尉,在輪臺、渠犁一帶屯田積谷。
東漢時期,屯田的時間更長、規模更大。
唐朝相關的記載更多,比如:“貞觀中,李靖破吐谷渾,侯君集平高昌,阿史那社爾開西域,置四鎮。……于是歲調山東丁男為戍卒,繒帛為軍資,有屯田以資糗糧,牧使以娩羊馬。”“(天寶中)尋加朝散大夫,專知四鎮倉庫、屯田、甲仗、支度、營田事。”
清朝屯田的方式更加多樣,分為兵屯、回屯、民屯、旗屯和犯屯五種類型。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20萬軍人服從國家的命令,在新疆就地轉業。為了發展新疆經濟,解決20萬軍人的糧餉問題,黨中央高瞻遠矚,認真分析新疆的形勢,借鑒歷代屯田戍邊經驗,決定在新疆大興屯墾戍邊事業。
1949年12月25日中央軍委發布《關于1950年軍隊參加生產建設工作的指示》,決定在全軍立即開展大生產運動,從根本上解決了部隊糧餉的問題。屯墾戍邊事業不僅改善了部隊生活,而且極大地減輕了新疆各族人民負擔,使部隊在新疆站穩了腳跟。
盛世才國民黨時期管理新疆的重要人物,他先是提出六大政策:反帝、親蘇、民平(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設。統治鞏固,經濟發展。
1937年4月,西路軍400余人進疆。盛與中共合作抗日。
1942年蘇德戰爭爆發,盛背叛六大政策,反蘇反共,投靠國民黨。殘殺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烈士。
1943年后,國民黨勢力逐步控制新疆。
一、兵團精神形成的實踐基礎
二、兵團精神的內涵與解析
三、胡楊精神的內涵與解析
四、老兵精神的內涵與解析
五、民族精神是孕育土壤
六、建黨精神是源頭
七、結語:踐行兵團精神、胡楊精神、老兵精神
相關課程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