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會計法修訂提案通過,修改了“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規定,改為“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會計證正式取消,從此告別會計歷史舞臺。然而很多人對于會計證取消了,為什么還需要參加會計繼續教育產生疑惑。
一、會計證和繼續教育并不是捆綁關系,雖然會計證取消,但已經取得的證書依然有效,持有證書的人員還可以從事會計工作。會計繼續教育在之前的定義是指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的人員,實行定期年檢的制度。但是會計繼續教育新法規明確指出: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等組織具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或不具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但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需要參加繼續教育。也就是會計繼續教育不再跟證書掛鉤,跟人掛鉤。想要從事會計工作,即使會計證取消了,但是繼續教育還是應該執行的。
二、2018年國家頒布的會計繼續教育新法規的意義在于會計證取消后會計人員的工作需要轉型,從事會計工作不再僅僅是持有證書即可,還需要會計人員具有更高的政治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通過制度上的指引來加強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從而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隨著會計繼續教育的大勢所趨,繼續教育將成為會計人員的必修課。
三、會計行業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會計行業中,如果不保持學習,只能拿低薪,還有可能被人取代。對會計人員來說要學習的不僅是證書方面,更要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才不會失去工作機會,才能在職場上屹立不倒。
四、繼續教育新規中明確說明用人單位要把會計人員工作升職加薪的機制與是否參加繼續教育相結合,無論是更換新工作還是想要升職加薪,繼續教育的完成情況都是變成了一項重要的考核依據,所以以后繼續教育會更受重視。如果忽略繼續教育的學習,可能無望升職加薪評職稱了。
綜上所述,會計證取消了,還是需要繼續教育的。會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涉及面廣,會計人員不僅要有專業證書,還需要會計人員擁有扎實的會計基礎理論、財務預算管理等方面專業知識和技能,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適應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無論是考證還是繼續教育,都會對自身能力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各位學員不要抱有僥幸的心理,應該根據所在地區要求及時進行會計繼續教育報名,順利通過年審。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