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過會計繼續教育的我們都知道,雖然出納不需要像會計那樣做賬報稅,也不需要如審計員那般東奔西跑,但卻是企業中不可或缺的“內部大總管”。除了諸多現金外,文件的整理、印章的保管、票據的管理等,都是出納一人在苦苦支撐。那么日常工作中,出納如何保管物品,才能確保工作不出現較大的失誤呢?
有價證券,是指標有票面金額,用于證明持有人或該證券指定的特定主體對特定財產擁有所有權或債權的憑證。
從本質上講,可以把有價證券看成貨幣,所以在保管有價證券時,可以按照保管現金的方法進行處理。有價證券數量過多時,可以建立“有價證券保管登記簿”,以此便于查看各種債券到期時間。
現如今承兌匯票,大多數都是電子承兌匯票,這種情況管理起來比較方便,但是紙質承兌匯票就需要妥善保管了。
跟有價證券一樣,最好設置一個“承兌匯票登記表”,用以記錄各個承兌匯票的到期時間,可以清晰背書情況,審計檢查時也方便提供該材料。
支票實質是一種支付憑證,在填寫了相關內容后,一旦加蓋了銀行留有印樣的圖章后,便可以直接從銀行提取現金或與其他單位進行結算。
而且銷戶后,空白發票也需要歸還銀行。因為企業在領購支票時,會多領取一定數量的支票,所以空白發票必須加強管理,以防止丟失、盜用等情況。
一家正規的企業,印章都不會在出納手中保管。一般來說,財務專用章在領導手中,公章以及法人章在行政手中。但是部分中小企業沒有那么多崗位,所以統一保存在出納手里。
這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因為由一個人保管,很容易被心懷不軌之人有機可乘。所以即使領導要求一同保管,出納也要提出合理化建議,以防止出現問題時,自己承擔過多的責任。
類似于各種合同的文件,最好進行統一的整理,然后保存在保險柜中。
因為合同一類的文件,比較零散。如果不進行統一的整理,領導需要時,尋找起來很麻煩。所以統一整理后,不僅查找方便,也可以做到心里有數,防止丟失。
即便我們完成了會計繼續教育的報名,但是剛剛參加工作時,多數也得從出納做起。所以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職責,小心保管好現金和各種資料,防止業務混亂而導致的責任不明。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須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