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過會計繼續教育的我們都知道,納稅信用級別是指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情況,就納稅人在一定周期內的納稅信用所評定的級別。隨著國家對納稅人信用程度的重視,企業的納稅信用級別也越發規范化,更是對企業享受稅收政策、辦理稅務工作有著諸多影響。
稅收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良好的納稅信用,可以大大減少企業發展中的稅務障礙。正因如此,稅務機關會根據企業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情況,對其進行不同等級等級的評定。
最早納稅信用等級分為ABCD四個等級,但是就在2018年,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8號《關于納稅信用評價有關事項的公告》提出,新增M級,因此現在有五個信用等級。
納稅信用等級評價采取年度評價指標得分和直接判級方式,納稅信用評價周期為一個納稅年度,目前納稅信用級別共有A、B、C、D、M五類,具體評斷方式如下。
1.實際生產經營期不滿3年的;
2.上一評價年度納稅信用評價結果為D級的;
3.非正常原因一個評價年度內增值稅或營業稅連續3個月或者累計6個月零申報、負申報的;
4.不能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設置賬簿,并根據合法、有效憑證核算,向稅務機關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
未發生《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第二十條所列失信行為的下列企業適用M級納稅信用:
1.新設立企業;
2.評價年度內無生產經營業務收入且年度評價指標得分70分以上的企業。
一般來說,除M級外,企業信用等級優劣從A級到D級依次遞減。也就是說A級最佳,D級最差。信用等級越高的企業,能夠享受到的稅收優惠政策越多,并且在其他方面也更具有優勢。
其實我們在完成會計繼續教育報名并進行實操后就會知道,企業要想獲得更高的納稅信用等級,一定要按規定處理好稅務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做一些嚴重違規的事情,比如“逃避繳納稅款”或者“提供虛假申報材料”等行為。一旦被查實有這類嚴重的問題,會直接被評為D級,且保留2年。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