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奧會計在線 > 法規庫 > 審計法規 >審計準則 > 正文
類 別:注冊會計師審計文 號:粵注協[2020]140號頒發日期:2020-09-16
地 區:廣東行 業:全行業時效性:有效
各地級以上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各會計師事務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兩新”工委關于加強行業自律和誠信建設的部署要求,按照省注冊會計師行業黨委2020年工作部署,結合我省行業“質量管理提升年”主題活動實施方案有關工作要求,省注協制定了《關于加強廣東省注冊會計師行業誠信建設的若干措施》(附件),現予印發實施。
各市注協、事務所(黨組織和黨員)要認真對照要求,嚴格落實,確保規定動作不走樣。省注協將持續跟蹤各地市落實情況,及時評估和總結工作成效,不斷完善和豐富行業誠信建設舉措,并加強對各地市工作的指引和督促,壓實各方責任,確保行業誠信建設取得實效。
廣東省注冊會計師協會
2020年9月16日
關于加強廣東省注冊會計師行業誠信建設的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兩新”工委關于加強行業自律和誠信建設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增強行業誠信意識,提高全行業誠信水平,營造良好誠信環境,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按照全省行業“一盤棋”,現就加強行業誠信建設提出以下措施:
一、強化思想引領,樹立誠信理念
(一)黨員帶頭講誠信。事務所黨組織開展注冊會計師黨員“亮身份”,講黨員誠信故事、先進事跡,落實黨員承諾制、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等工作,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事務所誠信建設和業務發展。(責任主體:事務所黨組織和黨員,時限:長期)
(二)誠信教育全覆蓋。省市注協舉辦職業道德守則、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誠信執業系列專題教育培訓,利用線上線下課程確保培訓覆蓋面。省注協建立全省注冊會計師參加誠信教育臺賬,市注協根據臺賬督促落實屬地注冊會計師全員參與誠信教育。省市注協將職業道德教育列為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必修內容,保證職業道德教育長效化。(責任主體:省市注協,時限:2020年啟動)
(三)開展以案促改工作。省注協匯編行業違法違規案例集,并利用案例集開展警示教育,指導事務所舉一反三、對照整改。建立行業違法違規案例定期通報制度,增強事務所和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風險意識、責任意識,牢固樹立質量優先的理念。(責任主體:省注協,時限:適時開展)
二、加強人才培養,提升專業能力
(四)實施高端人才培養計劃。省注協高端人才培養課程設計突出誠信教育內容,著力培養一批中青年優秀注冊會計師成長為職業操守好、宏觀視野廣、專業水平精且勇創新、敢擔當的高端人才。建立高端人才培養協議制度,通過簽訂協議明確高端人才參加專業指導、執業質量檢查、課題研究等工作,實現高端人才反哺行業,帶動行業加強誠信建設和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責任主體:省注協,時限:2020年啟動)
(五)加強專業技術指導。省注協充分發揮行業專家與專業委員會的力量,針對準則守則執行中遇到的問題適時發布工作指引。開發建設行業綜合服務交流平臺并利用平臺設立咨詢服務渠道,組織行業專家通過平臺為會員執業提供技術援助和咨詢服務,促進準則和守則的有效實施。(責任主體:省注協,時限:長期)
三、完善內部治理,夯實行業誠信建設基礎
(六)健全事務所內部治理機制。組織開展內部治理經驗交流活動,開展對標對表完善內部治理工作,指導事務所對標對表“五統一”要求和質量管理標準,完善內部治理和質量管理制度,在人事、財務、業務、技術標準和信息管理等方面做到實質性的統一,并督促事務所落實完善內部治理要求。(責任主體:省市注協、事務所,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評估總結)
(七)推動事務所品牌建設。實施專業品牌建設行動,組織一批在專門領域有專長的事務所參與制訂相關業務操作指南,通過樹立專業“龍頭”,培育一批做精做專的“專業品牌”所,并研究出臺相關支持獎勵政策。根據執業質量檢查、對標對表完善內部治理工作結果,通過授牌、表彰等方式宣傳推廣一批“誠信品牌”所。(責任主體:省市注協,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完成)
四、加強行業監管,規范誠信執業行為
(八)完善行業監管制度。建立省級注協檢查委員會制度,保障檢查工作的公正性和專業性。下放懲戒權限,發揮市注協就近監管優勢。省市注協落實聯合監管措施,按照“五統一”原則開展聯合檢查,嚴肅查處行業違法違規案件。(責任主體:省市注協,時限:2020年)
(九)加強行業亂象治理。全省行業開展“清掛靠”整治,結合任職資格檢查,加大力度清理兼職掛靠行為,治理行業亂象。建立監管跟蹤機制,加強對通過轉所、買所、更名等手段逃避監管行為的監管力度。省市注協加強與政府部門、委托單位的溝通協調,改善“價低者得”的競標機制。加大低價不正當競爭事務所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低價低質”行為。(責任主體:省市注協,時限:長期)
(十)強化日常監管。省注協升級完善報備系統對注冊會計師超勝任能力簽發報告的預警監控功能。省市注協根據系統預警,及時采取風險提示、約請談話、專項調查等措施對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警示風險,形成嚴格的“事中”監管態勢。建立誠信承諾制度,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對提供用于審批、登記、備案等事項的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作出承諾和保證,并承擔失信的后果和責任。(責任主體:省市注協,時限:2020年)
五、發揮社會共治作用,營造誠信執業環境
(十一)完善會員誠信信息監控體系。省注協建立誠信檔案披露制度及會員誠信信息共享機制。結合“數字行業”建設,建立并向社會開放會員誠信檔案查詢系統,加大會員誠信信息披露力度,使誠信執業者受到社會的信任和尊重,失信者受到市場的懲罰。(責任主體:省注協,時限:2020年啟動)
(十二)完善綜合評價體系。修訂《廣東省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辦法》,使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涵蓋事務所業務發展、人力資源、內部治理、黨群和統戰工作以及質量控制和職業道德等多方面因素,并加大違法違規和不正當低價競爭等失信行為扣分力度,加強對社會公眾選擇誠信守信事務所的正面引導,推動提升行業專業服務質量水平。(責任主體:省注協,時限:2020年)
(十三)利用外部信息加強監管。省注協與省科技廳等政府部門、有關銀行金融機構等建立監管信息共享機制,利用外部提供的問題線索對涉嫌違法違規或存在重大風險的特殊目的審計業務進行專項檢查、專案調查。建立輿情監測機制,收集社會輿情反映的行業審計質量問題線索,及時通過對相關領域業務發布指引或對相關對象采取監管措施作出響應,化解行業重大風險。(責任主體:省注協,時限:長期)
六、弘揚誠信文化,營造行業誠信建設的社會氛圍
(十四)開展誠信承諾踐諾活動。省市注協組織誠信倡議、誠信宣誓、誠信自律公約等系列活動,營造行業誠信建設良好氛圍。事務所簽訂誠信自律公約,積極承諾踐諾和履行誠信自律義務,增強從業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責任主體:省市注協、事務所,時限:長期)
(十五)加強誠信建設宣傳引導。全省行業開展紀念注冊會計師制度恢復重建40周年系列活動,征集行業發展故事,講行業發展歷史,開展公益活動,總結行業發展成就,展現行業服務國家建設的貢獻與社會價值,樹立注冊會計師職業形象。省市注協通過媒體、網站、公眾號、微信群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公眾推送成果信息,擴大公眾對行業的認知,營造行業誠信建設的良好氛圍。(責任主體:省市注協、事務所,時限: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