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奧會計在線 > 法規庫 > 法律法規 >其他法律法規 > 正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依托高??蒲衅脚_推動產學研用發展的意見

贛府發〔2018〕37號
字號 大號 標準 小號

類      別:其他法律法規
文      號:贛府發〔2018〕37號
頒發日期:2018-11-22
地   區:江西
行   業:教育
時效性:有效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從更高層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工作提出的向創新創業要活力的要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高??蒲衅脚_作用,加快產學研用發展,助推江西高?!半p一流”建設,以高質量創新引領支撐我省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奮力邁出“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干、興贛富民”新步伐,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目標

圍繞我省高?!半p一流”建設和重點產業發展需要,以科研平臺為載體,大力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建設“人才智力高度聚集、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服務能力加速提升”的高校創新平臺建設新模式。

人才智力高度聚集。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團隊高度聚集,涌現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人才和團隊,人才對產業發展的貢獻率明顯提高。

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以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打通產學研用各個環節,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上下功夫,創建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的人才供給機制。

服務能力快速提升。圍繞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建設搶占國際前沿的自主創新體系,在某些領域實現世界領跑,涌現大量原創性成果,實現產學研用平臺與產業共生共贏。

二、重點任務

(一)搭平臺。本意見所指科研平臺包括依托高校建設的國家級科研平臺以及高校按照產學研用模式組建的國際合作創新研究院、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在建設好現有國家級科研平臺的基礎上,圍繞航空制造、電子信息、中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等優勢產業和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共享經濟等新興產業,聯合海內外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組建一批新型研究院。加大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的培育,爭取新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更多在我省高校布局。爭取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我省高校設立分支機構。(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

(二)創機制。以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為依托,組建若干國際合作創新研究院,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打造人才特區,凝聚激活全省高??蒲衅脚_。國際合作創新研究院按新型研發機構進行管理與運行。省機構編制部門安排500個事業編制,專項用于高校國際合作創新研究院。專項編制不納入依托高校原核定的編制基數,實行單列管理。依托高校以及共建企業,可根據需要,申請專項編制,用于平臺人才或團隊引進。按規定使用專項編制的新進高層次人才,實行實名制管理。省機構編制部門對平臺專項編制實行動態管理,使用期限原則上為5年,5年期滿后,省機構編制部門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重新確定編制規模。招聘工作由學校與江西重點企業依據政策規定共同開展,人事關系落在高校,由學校聘任為教師,提供基本條件,發放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其獎金、津貼及相關獎勵由企業根據其作用貢獻予以發放。這些人才可根據職稱和聘任情況擔任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一年中1/5時間在學校工作,4/5時間到重點企業開展工作。通過發揮國際合作創新研究院管理機制優勢,推動產教融合,強化市場導向,探索出一條政府引導、高校接納、企業實踐的人才引進新路徑,打造一支適應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的高水平“兩棲”人才隊伍。(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委編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技廳)

(三)聚人才。本意見所指高層次人才包括國家級各類人才計劃入選者、具有博士或正高職稱人才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加快推進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專業建設,依托平臺,大力引進我省急需的學科領軍人才和產業發展高技術人才,加大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打造人才集聚高地。鼓勵高校和企業建立校企聯合研發中心,由高校根據產業需要,有針對性地引進企業急需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并按照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有關規定,采取掛職、兼職、項目合作等方式到企業開展創新工作,同享成果收益。在平臺招收的研究生,招生指標單列,增量計劃分配重點向平臺傾斜。鼓勵高校與企業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聯合培養博士后。支持平臺建立院士工作站。(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委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協)

(四)聯企業。推動高校平臺、科研儀器設備等科技資源向企業全面開放共享。堅持需求導向,促進學科群對接產業集群。確定一批重點企業與高校優勢特色學科對接,由企業出題,高校、企業協同攻關,著力解決一批制約我省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難題,產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助推產業做大做強。圍繞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發展環境,深入開展高校與園區對接、高層次人才與企業對接活動。進一步完善江西省校企合作信息服務平臺,建立微信公眾號服務平臺,實現校企無縫對接,促進校企多贏發展。(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省科技廳)

(五)促應用。引導和鼓勵高??萍既瞬藕蛣撔沦Y源向開發區重點企業聚集,促進高??萍汲晒蛑攸c企業轉移轉化。落實《江西省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若干規定》,提高高??萍既藛T成果轉化收益。通過舉辦高??萍汲晒麑踊顒?,加快推動高??萍汲晒颥F實生產力轉化。(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

確定南昌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高校作為試點,支持南昌大學、南昌航空大學分別組建國際合作創新研究院。其中,南昌大學按照材料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兩個學科各安排200個事業編制,南昌航空大學安排50個事業編制。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以任務為導向,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的人才引育和考核激勵機制、靈活高效的薪酬制度和科研成果快速轉化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高校產學研用平臺建設新模式。

三、政策支持

(一)擴大人事管理自主權。對平臺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開辟“綠色通道”,實行到崗后備案。支持高校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新興產業人才等職稱評價機制,開辟人才評價“綠色通道”,簡化手續,采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等方式開展不定期的評審。平臺使用專項編制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單獨設崗,不受所在高校核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限制。(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

(二)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支持平臺依托高校實行績效管理,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自主確定崗位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占比及標準,自主進行考核分配;支持平臺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探索實行協議工資、項目工資、年薪制等薪酬分配辦法;支持平臺依托高校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獲得合法收入,按規定設置政策許可的收益分配辦法和獎勵方案,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收入用于人員獎勵的支出部分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

(三)簡化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管理流程。省屬高校采購科研儀器設備可按政府采購法規定自行采購、自行選擇評審專家,對進口儀器設備采購實行備案制管理。對符合國家規定的平臺進口儀器設備、重大技術裝備進口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按規定實施免征進口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等優惠政策。(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稅務局、南昌海關)

(四)優化國際交流審批程序。支持平臺依托高校自主制定管理國際學術交流合作年度計劃,按外事審批權限報備。加強管理,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為教學科研人員出國開展學術交流合作提供便利和服務。(責任單位:省外辦、省教育廳)

(五)優化外籍專家工作環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程序,可為符合條件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隨遷外籍配偶和未滿18周歲未婚子女辦理《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對于其愿意放棄本國國籍、申請加入或恢復中國國籍的高層次人才,由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有關規定優先辦理入籍手續。按照《外國人才簽證制度實施辦法》規定,駐外使館、領館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駐外機構為符合條件的R字簽證申請人簽發有效期為5至10年、多次入境的簽證;為上述人員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簽發有效期相同、多次入境的相應種類簽證。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對提交《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打印件等相關證明材料的外國人才,可以換發入境有效期5年、停留期不超過180日的多次入境R字簽證。對持R字簽證入境并提交《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打印件、《外國人工作許可證》(A類)等相關證明材料的外國人,可以簽發居留期不超過5年的工作類居留許可。(責任單位:省公安廳、省科技廳、省外辦)

(六)落實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優惠政策。對在平臺工作的高層次人才,其子女就學問題,按照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落實贛發〔2017〕4號文件有關規定的通知》辦理。(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為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根據需要,適時召開會議,專門研究推動產學研用發展問題。

(二)強化考核評價。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加強指導與調度,對平臺進行定期考核,適時開展績效評估工作,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突出質量貢獻績效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

(三)營造良好氛圍。加強產學研用有關政策宣傳,總結推廣高校國際合作創新研究的典型經驗和有效模式,引導和支持全省高校、科研機構、企業開展產學研用合作,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產學研用發展的良好氛圍。

2018年11月22日

(此件主動公開)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